目前,山東打造海洋強省的定位日漸明晰,青島肩負山東經略海洋的發展重任,而主打海洋經濟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在海洋港口、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態等多方面發力。在黃海之濱逐漸打造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新城,發力擔當海洋強國戰略的新支點。
青島正在經歷一場新時代下的煥新變革,需要發現新的城市增長極,打造海洋活力的新極核,一座新一代海洋經濟創新活力示范區也應運而生。按照發展規劃,未來青島海洋活力區會成為青島西海岸新一代海洋經濟創新活力示范區,是新區之心、活力之源、未來之城,將搭建成為全球化經濟服務樞紐,是國際化創新服務人才的聚集地,將擁有海城共融環境。
依海而生,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
依托國際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和海洋強國戰略,作為“依海而生”的青島被定位為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對內與京津冀、沿黃流域、東北三省形成發展互動,對外面向東北亞、聯通日韓,在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被突出。在青島海洋經濟邁入新階段的同時,各區域發展規劃亦需要升級,以匹配其“新型國際海洋城市地位”,青島海洋活力區應運而生,這也是青島展開海洋攻勢的重中之重。
開發海洋、拓展藍色經濟,是國家經濟新的增長點和重要支撐,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青島海洋活力區以海洋平臺為主題,按照產城融合、智慧科技的發展模式,重點培育海洋科技、海洋信息、海洋商貿、海洋金融、海洋資源等總部服務型新型經濟產業,依托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部集聚地,未來展示中心、海洋博覽中心、時尚體育中心、文化藝術中心、健康醫療中心等高端服務設施,將西海岸新區打造成海洋活力區和青島國際大都市的新名片。
向海而行,保護與發展并重
如今,藍色經濟已超越了單純的海洋經濟范疇,增加了海洋環境保護與海洋經濟發展協調并重的新內涵。西方大港多通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多經歷從港口到建城到環境污染之后進行環境治理的傳統模式。這種發展模式付出的代價比較高。“而青島活力區建設過程中,周邊海水水質達到一級水平,這是非常難得的。”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吳紅波表示,青島海洋活力區的建設是總體規劃、總體開發的,從開發理念到建設都注重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比較符合全球當前關注的話題,有可能成為青島面對世界的一張名片。
當前,“藍色”也正逐漸深入中國經濟的肌理。海洋經濟連續多年增速超過整體經濟增速,2018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占GDP比重高達9.3%。十九大之后海洋強國戰略更是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對此,國家商務部原副部長、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周可仁表示,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調整的階段,海洋經濟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穩步提升,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國家賦予青島西海岸新區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的歷史使命,海洋經濟是青島西海岸新區最鮮明的主題,是最大特色、最大優勢、最大潛力、最大希望。
百川歸海,集合世界尖端資源
當前,藍色經濟發展已步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在眾多沿海國家和地區,藍色經濟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一個“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新型國際海洋名城,不僅需要有強有力的與外界聯通的能力,更需要有吸納世界尖端資源的“硬核”力量。作為國務院批準的第9個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表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尤其是位于新區中心版塊的海洋活力區更被認為是青島發展的“新極核”。
按照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城鄉院總規劃師高毅存的觀點,青島海洋活力區有潛力成為青島發展的核心一極,除了其承接的青島海陸空三棲的資源優勢,還得益于其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模式。青島海洋活力區的發展與舊金山周邊以“硅谷”為代表的衛星城一樣,聚集一批科研和教育產業,完全具備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的海洋新城,一個匯聚高科技發展、引領未來經濟的城市增長極。
?
業內人士認為,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大格局下,煤電的戰略定位將逐步轉向“基荷電源與調節電源并重”,未來應進一步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靈活性。
鄭津說,主動融入全球市場,以國際市場壓力倒逼企業各項制度改革創新,讓柳工集團在國際競爭中越戰越強,產業布局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