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上,現代化的智能農機裝備、提供農業生產全鏈條指導的數字農業技術、農業企業的品牌農產品展銷……眾多展位吸引大量農民、涉農企業前來參觀、交流。長春農博會從2000年創辦至今已走過20多個年頭,成為國內重要農業展會之一。20多年來,從“小四輪”到大型智能農機,從粗放式種植到科技種田,從賣原糧到打品牌,長春農博會見證了黑土地農業生產的變化。
8月14日,參觀者在長春農博會上了解雜交高粱。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變快了:智能農機實現高效耕作
今年長春農博會的農機展區劃分了智慧農機、黑土地保護農機具等多個區域可統計、分析耕作面積和質量的播種機等先進農機設備成為主角。各種農機裝備不僅數量多,而且樣式更新、功能更強。大型、高效、智能成為不少參觀者的共同感受。
在一家玉米播種機生產企業的展臺前,一臺大型免耕播種機吸引了不少農民駐足。企業工作人員介紹,這臺播種機可一次性完成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等工序,耕作效率比過去大幅提高。
吉林省德惠市農民王建這次專門來看大型玉米收割機。“干活還得是這大家伙。”王建種了20多年地,見證了農業機械的發展和變化。他說,20多年前,全村也沒有多少農機,種地還主要靠人力,光春耕就需要一個月時間。
而如今,黑土地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90%,大型農機隨處可見。在智慧農業機械展區,來自全國產糧大縣吉林省農安縣的眾一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的一臺安裝有無人駕駛系統的大型拖拉機吸引不少參觀者目光。該合作社負責人陳忠國說,這臺拖拉機可根據設定路線自行耕作,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干活,減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耕作效率。
變高端:高新技術引領科學種田
本屆農博會突出了數字農業等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在3號展廳,多家參展企業圍繞數字農業與數字鄉村建設,現場進行“吉農云”“豆業云”“數字鄉村”等數字化平臺的展演展示,展現數字技術在農業全產業鏈中的應用與創新。
在吉林省漢安益農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展示臺前,工作人員打開屏幕上的地圖,點擊具體縣鄉位置,當地耕地土壤墑情、土壤成分、氣象狀況等各種農業信息一目了然。該公司總經理于娜介紹,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將具體地塊的農業信息匯總,專家分析后,為當地農民提供最科學的農業生產方案,最大限度保障糧食生產科學高效。
手機、電腦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近年來,伴隨5G通訊、遙感等技術發展,數字技術也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
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小塔子村就是數字農業技術的受益者。在小塔子村的永發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該村各個地塊的農業氣象信息和農機作業情況。合作社利用當地政府提供的“吉農云”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探索“智慧農場”生產經營模式。
“我們通過系統對耕作任務下達、農機調度、農機作業質量等進行管理,系統內還有專業的財務團隊為我們服務,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了經營成本。”該合作社負責人王大勇說。
變值錢了:品牌化經營賣出好價
走在長春農博會的品牌農業展廳,琳瑯滿目的農產品包裝精致、品牌亮眼,讓人目不暇接。這里不少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的大米、鮮食玉米、雜糧雜豆等品牌農產品,正通過線上線下銷售。
吉林省位于世界“黃金水稻帶”“黃金玉米帶”,盛產高品質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過去農業企業和品牌“小而少”,好糧食賣不上好價錢。近年來隨著品牌化經營理念不斷深入,好糧賣好價,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本屆農博會上,全國產糧大縣吉林省公主嶺市的120余種優質農產品在展館里集中亮相。鮮食玉米、玉米面條、龍須茶等品牌農產品受到不少參觀者青睞。
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王小敏介紹,企業的鮮食玉米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產品已經賣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每穗玉米最高能賣到十幾元,帶動公主嶺上千戶農民增收。
近年來,吉林省全力打造“吉字號”農產品品牌,帶動一批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等快速成長,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市場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
?
?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