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減人員、技術改造、產能閑置……歲末年初,多家光伏企業都在調整自己的步伐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過去一年,光伏制造端產量、發電新增裝機等多個指標連創新高,但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價格卻幾乎全線“跳水”,產業存在過熱過快擴張、中低端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等問題,質量風險、功率虛高等發展隱憂也不斷顯現。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要聚焦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統籌布局和政策落實,明確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開發相關標準和要求。同時,須持續鼓勵創新,讓光伏行業競爭回歸技術創新的主賽道。
多項指標創新高
強勁——眾多業內人士如此形容過去一年光伏行業的發展。“預計2023年全球太陽能投資將達3820億美元,石油投資將達3710億美元。這意味著太陽能投資在歷史上首次超過石油。”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下稱“光伏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2023年12月中旬舉行的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稱。
光伏協會也在會上第二次上調2023年裝機預測,預計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由305-350GW上調至345-390GW;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由120-140GW上調至160-180GW。
從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來看,2023年前11月全國太陽能發電累計新增裝機就已達到了163.88GW,同比增長149.40%。截至11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
受發電端需求的帶動,光伏制造端同樣增長強勁。光伏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前10月,我國光伏制造端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總產值超過1.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放眼全球光伏市場,我國光伏企業依靠領先的技術、規模化生產和全產業鏈布局,不斷斬獲市場份額。2023年前10月我國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產品出口量分別同比增長90%、72%和34%,繼續保持光伏產業在出口貿易“新三樣”的穩定地位。
河北秦皇島昌黎縣荒佃莊鎮附近的一處光伏發電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過快擴張“后遺癥”逐漸顯現
與裝機、產量等多指標連創新高相對應的,是光伏產品價格過去一年“跌跌不休”,幾乎全線“腰斬”。
以組件為例,從2023年2月開始價格一路走低。10月以來,降價速度開始加快,多家企業光伏組件開標價格單瓦最低值跌破1元,有企業最低綜合報價甚至到了0.86元/瓦。
部分光伏企業直呼,價格“狂瀉”擊穿企業的成本線。“現在很多二、三線企業都在虧著賣,我們雖然還能維持盈虧平衡,但這樣的價格很難持續。”某龍頭光伏企業中國區負責人告訴記者。
與“降價”這一熱詞密切關聯的,是過剩與內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處長金磊指出,我國光伏行業發展仍存在著產業短期過熱過快的擴張、中低端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全球貿易中不確定性風險增加等問題。
據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介紹,2023年光伏制造全產業鏈新增產能比行業累計的所有量還多。他指出了企業擴產的四個原因:企業愿意投、地方政府支持、金融機構融資便利和其他行業的跨界意愿強。“這些新企業由于技術、人才和管理能力不足,導致一系列經營問題,甚至有些企業投產之日就是停產之時。”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同樣表示,金融力量疊加地方政府支持加速了產業的擴產速度,“花錢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是光伏產能過快擴張的本質,而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
產能過剩也導致行業競爭白熱化,潛藏眾多風險。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競爭加劇,已出現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而降低產品質量的現象,比如在硅片厚度以及各類輔材上偷工減料等。下游電站投資企業擔心,持續低價的情況下,能否保障產品質量和供貨效率,是否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等。而從更長期來看,持續低價競爭將損害光伏行業的創新基因,進而減弱我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力。
“功率虛標”現象是行業發展的另一大隱患。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新能源研究室主任江華指出,2023年國內不同企業爭相發布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但部分紀錄值從檢測結果來看,甚至存在諸多不符合基本物理規律的地方,數據亦不能經多家機構復現。
“在檢測認證方面,我們跟國外還有一定差距。”江華表示,“功率虛標”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隨著新技術的出現,檢測技術對于新型組件的適應性還沒跟上,各檢測機構之間尚未形成一個統一標準,檢測設備、檢測方法的不同都可能造成檢測結果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檢測機構利用檢測標準的不統一、檢測方法的不成熟而不當競爭的現象,后者會對行業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讓競爭回歸技術發展主賽道
“光伏行業現在已處于‘最強內卷進行時’,所以大家不要去期待2024年光伏能有特別高的單瓦盈利能力。”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在2023年11月的一次會議上直言。
這也是業內對2024年光伏市場的普遍預期——市場廣闊,但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新一輪調整或者洗牌不可避免。
根據國家能源局提出的目標,2024全年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2億千瓦左右,較2023年的目標提升了25%。
從長期視角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國際市場的增長空間也仍然蘊含巨大的機遇。“據IRENA預測,到205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將超過180億千瓦,而且未來光伏市場的增速也可能會遠超預期 。”江華認為,只要不出現“黑天鵝事件”,未來全球光伏市場仍然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如何面對2024年的危與機?業內一致認為,要聚焦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統籌布局和政策落實,加快配套建設,拓展行業應用。同時,持續鼓勵創新,推動行業企業加快創新和技術攻關,讓光伏行業競爭回歸技術發展的主賽道。
據了解,在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開發中,造成“低價中標”原因,一方面在于從地方政府、投資開發企業到制造企業成本壓力的層層傳導。另一方面,也與開發企業本身的招標機制有關。
“地方上建設百萬千瓦級的沙、戈、荒風光大基地,經常對投資開發企業提出一些附加條件,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項目投資和運行成本。而且地方政府對投資企業的附加條件缺少一個明確、統一的標準,甚至一個省的不同地區對企業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增加了項目投資中的不確定性。”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謝宏文建議,國家和地方相關主管部門結合具體情況,出臺統一的標準和明確的要求。
面對功率虛標的問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的指導下,組織業內企業簽署《光伏組件功率規范誠信標定和溯源自律公約》,旨在促進面向新型組件的測試標準和測試方法的統一。
“當下,行業已進入一個新的技術迭代期,N型電池組件未來將面臨巨大的需求。”江華表示,布局Topcon電池等新產品,需要較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未來,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仍然會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縮減人員、技術改造、產能閑置……歲末年初,多家光伏企業都在調整自己的步伐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