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黎族傳統服飾,帶著自制的頭飾與樸素的耳飾,53歲的符秀英被一群年輕學生圍著,用直針和扭針繡出正反兩面完全相同的花紋圖案。刺繡圖案有從人紋圖、大力神紋到蛙紋和龍紋,一個個圖紋仿佛在訴說著延續千年的故事。
黎族婦女在進行黎錦紡織比賽,歡慶“三月三”。記者 趙穎全 攝
符秀英織繡的是堪稱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黎錦,其紡染織繡的工藝歷史已超過3000年,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之一。用黎族織錦和單、雙面繡布料制作的黎錦筒裙絢麗多彩,古時黎族女子還會在上面鑲嵌上諸如云母片、貝殼片、銀片、琉璃珠,穿上鑲嵌珠寶的筒裙,行動或跳舞時,熠熠生輝。
“小時候,祖母曾多次讓我學習這門手藝,但我都不愿意,那時我覺得這完全是一份費力不討好的事。”如今已是黎錦紡染織繡技藝傳承人之一的符秀英說,學習織繡黎錦并非一件很輕松的事,要想當好一名合格的黎錦繡娘,需要下的苦功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
黎錦質量的高低首先在于技藝水平,投機取巧、偷工減料無法織繡出好的作品。以一幅30-40厘米寬的黎錦為例,如果圖案比較簡單,一天能織50厘米左右,如果圖案比較復雜,一天只能織20厘米左右,而織一套完整的女士黎錦服飾則需要2個多月。織繡黎錦還需要長時間擺弄大大小小幾十到上百個竹片工具,千絲萬縷中一針一線都不容差錯,這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和專注力。
繁瑣的技藝也使黎錦在傳承中并非一帆風順,其紡染織繡的技藝一度瀕臨消失,最嚴重的時候只有不足千位老人掌握著這門技藝。
本著保護、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的宗旨,中國于2003年啟動了全國范圍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黎族傳統棉紡織工藝”被列入第一批重點保護試點,并于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后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到傳承中。
“我已經學了一年半黎錦,剛開始織一個圖案要半個小時,現在只要兩三分鐘。” 在黎錦織繡培訓班上學習織錦的女孩吉琳琳說,“知道這個培訓班之后就立馬報名參加了。剛開始同學們覺得太難了,都不敢報名,看到我越織越熟練,他們也開始學了。”
不斷注入的新鮮血液讓黎錦變得越來越受歡迎,這門傳承千年的技藝正走出大山,成為走向海外的文化圖騰。
“前幾年我曾帶著一副還正在繡的作品出去旅游,在八達嶺長城腳下,兩個美國在華留學生看到了我的作品,馬上產生了濃厚興趣,最終以1800元的價格買下了這份半成品。看到兩個外國人看著作品眉飛色舞的表情,我才真正意識到黎錦在海外受歡迎的程度。”符秀英說。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現場,身穿東方黎錦旗袍的禮儀人員令人印象深刻。融入了更多中國元素后的黎錦旗袍,讓旗袍和黎錦這兩項非物質文化在傳承發展的道路上開辟出了新坦途。論壇上,千年黎錦在面向世界的外交小鎮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讓參會的四海賓朋驚艷不已。
“黎錦的紡染織繡技藝在海南已有了很多傳承人,作為傳承人之一我有責任把這門技藝傳下去。”符秀英說,傳承黎錦紡染織繡的各種技藝需要更多人一起來共同努力,讓黎錦走向世界。
?
由于缺資金、缺標準、缺安全和缺人才等行業痛點的存在,工業互聯網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滲透率仍較低,部分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轉型意愿不強,行業布局仍面臨諸多“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