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勾勒了2020年農業農村投資路線圖,現代農業設施建設被置于重要位置,將謀劃實施一批現代農業投資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此同時,交通、供水、電網、光纖網絡等公共基建以及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投資也將持續加碼。
歲末年初,圍繞三農補短板的投資項目庫正提速建設。《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這些項目重點涵蓋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綠色發展、科技人才支撐、鄉村建設等。業內指出,抗疫情之下,包括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內的三農投資新空間也將加速開啟。
巨大的投資項目需求下,錢從哪里來?據悉,除財政支出傾斜外,下一步將加大投融資金融支持力度,引導社會力量、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等多渠道“輸血”。
下好現代農業設施投資“先手棋”
現代農業設施投資是農業農村投資的“先手棋”,在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去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形勢和產業自身因素影響,農業投資出現一定幅度下滑。這種情況多年未有。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有效擴大農業農村投資作出了相應部署。”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在多個投資領域中,現代農業設施建設被予以強調。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提早謀劃實施一批現代農業投資重大項目,支持項目及早落地,有效擴大農業投資。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抓緊啟動和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設施建設。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一個重要支撐。權威專家指出,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耕地質量每提高1到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
針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短板,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各類主體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
業內認為,當前在疫情之下,生鮮產品的貯藏保鮮及冷鏈運輸需求上升。未來,農產品冷鏈物流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農村信息基建方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將推動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的轉型。不少領軍企業已瞄準智慧農業方向,著力打造數字農業生態圈。比如,京東數科依托于大數據、人工智能、IoT、區塊鏈等數字科技能力,獨創養殖巡檢機器人、飼喂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精細化生產,為數字農牧產業降本增效、結構化轉型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能。
重點接長基建和公共服務“短板”
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后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最直觀的體現。中央一號文件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圈定多個補短板重點領域。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被置于首位,針對道路建設和改造、電網升級改造、光纖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建設等均有明確部署。
圍繞如何接長教育、醫療、環保等公共服務短板,中央一號文件也有系統部署,如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進生活污水治理,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推進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改造提升村衛生室,基本完成大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設施建設等。
“從城鄉發展之間的不平衡來看,農村的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人居環境和城市還有不少差距。要繼續加大相關投入,這也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內容。”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表示。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圍繞三農補短板,下一步還將謀劃和儲備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工程項目。以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綠色發展、科技人才支撐、鄉村建設等五大項目包為重點,建立覆蓋全面、體系完整、分級分類、長短結合的項目庫。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做實做細建設規劃和項目論證儲備,推動項目庫建設盡快落實落地。
多渠道破解“錢從哪里來”難題
新一輪三農投資力度大,錢從哪里來?據悉,除各級政府財政支出加大傾斜力度外,將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吸引社會力量、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等多渠道“輸血”農業農村。
韓長賦指出,要優化農業農村投資環境,引導和鼓勵工商資本下鄉,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讓工商資本下鄉注入新的資源,重新配置整個農業生產資源,可以將生產效率至少提高10%到15%。”
不少地方已在加力挖掘工商資本潛能。山東提出對工商資本年實際新增投資1億元以上的鄉村振興項目,由省市縣財政聯動按實際新增投資額的1%給予獎補。山東濰坊將著力引進一批產業層次高、技術水平強、發展模式新、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服務支持總投資140億元的88個在建項目建設,年內工商資本下鄉力爭突破60億元。
廣闊田野已經成為投資興業熱土,引得投資商紛至沓來。在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投資10億元的恒康源茶旅康養中心項目已開工,紫薇谷文旅康養綜合體項目擬投資50億元,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涵蓋“一江四區,十里畫廊”的黑茶特色小鎮百億投資項目已完成近30億元,其中公共基礎設施投入5.5億元。預計到2022年實現綜合產值達200億元以上。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表示,農業農村投資規模巨大,要把政府主導作為主要渠道,充分調動各類企業和農民主體的積極性。
“要加大農業農村投融資金融支持力度。”韓長賦表示,要做大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擔保業務。推動溫室大棚、大型農機、土地經營權依法合規抵押融資。針對縣域農戶、中小企業等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擔保、低利率、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產品。
金融部門已經有所行動。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領域的信貸投放。國開行此前也表示,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統籌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