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當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照亮蒼穹,新時代的中國踔厲奮發開啟新的偉大征程。
我國第二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發電、中國首制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裝箱船出塢、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滿月”客貨運輸兩旺……歲末年初,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運營成果涌現,捷報頻傳,神州大地凝心聚力,蓄勢“開門紅”。
時針指向2022年1月1日22點35分38秒,隨著控制室里的一系列操作,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開始向電網送出第一度電,成為全球第三臺、我國第二臺華龍一號并網發電的機組。
“這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建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向著‘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邁出了重要一步。”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總經理趙皓介紹,后續機組完成滿功率示范運行168小時后將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每臺機組裝機容量116.1萬千瓦,年發電能力近100億度,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
開張迎喜報,舉步盡春光。
百年奮斗的歷史坐標軸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激蕩。我國“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但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也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
這是挑戰,更是機遇。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致廣大而盡精微”。
越是關鍵之年,越要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落實到政策層面,以“穩”更好地求“進”,以“進”更好地促“穩”。
“必須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振興投資、振興工業,切實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扎實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網絡空白,布局新型基礎設施”、“要把穩投資擺在交通運輸工作的突出位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多個部門、多個地方搶抓機遇謀開局,重大工程項目成為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新年的第一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迎來多個關鍵節點;福建福州新區21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120億元,涉及產業建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等三類項目。
燕山北麓,世界最大的“超級充電寶”——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駛入“快車道”,首批2臺機組2021年12月30日投產發電,將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不竭的綠色動力。
長江入海口,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長興造船基地一號船塢已成為中國最繁忙的大型集裝箱船專業化生產設施。就在2021年12月29日,中國首制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裝箱船就從這里順利出塢。目前滬東中華在建大型集裝箱船19艘,交付期已排至2025年。
……
兼顧“國家大事”和“關鍵小事”,一個個重大工程項目高質量建設、高標準推進,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
“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住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寧吉喆稱。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疫情沖擊,世界各國風雨同舟、團結合作,才能書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中老鐵路便是最新例證。2022年1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運行一個月,累計發送旅客67萬人次,發送貨物17萬噸,呈現客貨運輸兩旺態勢,有力激活了沿線旅游經濟。
據了解,大量游客乘坐火車前往各大景點觀光,普洱、西雙版納旅游訂單環比分別增長92.4%和59.9%。中國和東盟間的物流通道也進一步暢通,昆明至萬象貨物列車全程最快僅需30小時,運輸時間和成本較公路大幅壓縮,山東、浙江、重慶、江蘇、廣東等10余個省市經中老鐵路相繼開行至老撾萬象等城市的國際貨物列車,貨物品類從開通初期的橡膠、化肥、百貨擴展至電子、光伏、通信、汽車、紡織、蔬菜、鮮花等產品。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預計中老鐵路貨運量將穩步增長。
這只是一個開始。中央經濟工作會明確,2022年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制度型開放,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增加投資、刺激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推進,將是今年穩增長的重要舉措。重大項目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快速形成大量新增投資,還能借助項目示范引領作用,提振投資者信心,拉動其他投資增長;而且重大項目的推進還可以相應拉動上游產品需求,以及透過拉動就業帶動消費需求增長。”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適時在年初加快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蓄勢“開門紅”,能為全年更好穩增長夯實基礎,注入動力。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的一年,“中國號”巨輪駛向更為廣闊的海域,開啟更加壯闊的航程。
作為第一批從事北斗產業的專業化公司,北斗星通積極推廣北斗產業化應用,探索產業化融合,努力推進“北斗+”的各項應用。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