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0日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圍繞養老、托育、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加強普惠性規范性服務供給。根據《規劃》,到2025年,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規劃》提出,推動實現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其中,在義務教育方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依法保障教師工資收入水平,落實教職工編制標準和統籌管理規定,確保教職工編制全面達標。在就業社保方面,制定實施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設施、設備配置、人員配備、服務規范等指導性標準,加強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在醫療衛生方面,擴大醫護人員特別是兒科、全科、麻醉科、精神科、老年醫學科等短缺醫師和注冊護士規模,提升醫護人員培養質量。在養老服務方面,加強鄉鎮(街道)范圍內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在推動生活服務為公共服務提檔升級拓展空間方面,將推進重點行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養老服務與文化、旅游、體育、家政、健康等行業融合發展;深入發展大眾旅游、智慧旅游,創新旅游產品體系,改善旅游消費體驗;加快建立供給充分、服務便捷、管理規范、惠及城鄉的家政服務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圍繞幼有所育、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等民生保障目標,《規劃》還設計了22項指標。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將大于9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大于92%,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人均預期壽命78.3歲,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規劃》首次將覆蓋面更廣、服務內容更豐富、需求層次更高的非基本公共服務和能夠與公共服務密切配合、有序銜接的高品質多樣化生活服務同步納入《規劃》,基本公共服務、非基本公共服務、生活服務三者既有機銜接又各有側重,有利于引導各地區各部門厘清權責邊界、區分輕重緩急,科學合理地分類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有利于在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傻大黑粗”——仍是不少人對東北工業的陳舊印象。殊不知,近年來在這些“綠色”領域里,一直不乏東北企業的身影。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