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記者深入福州市產業園區、廠房車間等經濟一線走訪了解到,通過聚力培育大集群,搶占創新制高點,運籌產業新格局,福州市以“強產業”有力支撐“強省會”建設,不斷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南通鎮蔬菜花卉種植基地的花農在為鮮花澆水。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
抓龍頭鑄鏈條 培育大集群
福州長樂是紡織業重鎮,但產業發展長期遭受“己內酰胺之痛”。龍頭企業恒申集團董事長陳建龍說:“10多年前,我國己內酰胺產能僅占全球約10%,紡織業原材料供給要看國外企業的臉色。”
近兩年,恒申集團積極向產業鏈上游進軍,在連江可門港區建設申遠新材料公司,年產己內酰胺約60萬噸,打破供應鏈封鎖。通過強鏈、延鏈、固鏈,恒申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競爭力最強的己內酰胺生產基地之一,年產值突破500億元。
抓龍頭、鑄鏈條,圍繞“月亮”造“星星”,福州制造業家底更加厚實。福州市工信局副局長李欣說,當地正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精選紡織新材料、新型顯示、光電信息等16條重點產業鏈,培育大龍頭、大集群、大產業。
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的高端精細化工龍頭企業萬華化學,全面達產后產值預計將超1000億元,其上下游在建項目預計可帶動產值超600億元。“江陰港城初步實現‘原料互供、鏈間互聯、資源優化、內部循環’,正打造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專區。”江陰港城經濟區管委會四級調研員吳云錦說。
目前,福州市已培育3條千億元級制造業產業鏈,2021年產值超過百億元的集團企業16家,數量在福建省高居第一。
搶占創新制高點 推進騰籠換鳥
走進位于馬尾的福光股份展廳,一張偌大的火星高清照片令人震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的星敏感器光學導航系統,就是由福光提供,最遠可在1000萬公里的距離識別到火星。
“跟在別人后面跑是不行的,必須靠自己創新,成為領跑者。”福光股份董事長何文波說。身處競爭激烈的光電賽道,福光跑出創新“加速度”,已獲600余項授權專利,成為國內一批高精尖重大項目的“千里眼”。
福光的“追光”之路,是福州市堅持創新驅動、瞄準科技前沿、激發產業活力的生動縮影。福州市啟動建設科創走廊,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加快165個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建設,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坤彩科技突破高端鈦白粉生產核心技術;星云股份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掌握新能源汽車檢測“話語權”……政策杠桿撬動下,福州“單項冠軍”“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不斷涌現。
福州市工信局總工程師林鳳蕃介紹,2021年福州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38家,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較2015年增加近6個百分點。
新格局迸發新活力 支撐城市能級提升
烏龍江畔的金山工業園區橘園洲片區,一棟棟標準化廠房巍然矗立。針對過去業態亂、效益差、容積率低等問題,橘園洲片區推進標準化建設,平均容積率從1.0提高到2.89,新增高標準廠房67萬平方米,吸引了10余家大型企業落地。
“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在全市鋪開,優化生產要素配置,引導落后產能退出主城區,重點培育新興產業,經濟密度大幅提升。”福州市工信局園區和綜合協調處處長林捷說,以福州軟件園為例,2021年園區平均每平方公里營收高達600億元。
聚鏈成園、串園成軸,福州城市“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發展步伐加快,“兩軸兩灣區”的產業新格局釋放強勁動力。
“沿江發展軸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集成電路、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濱海發展軸貫通南北港口,布局‘大進大出’的臨港工業。”林鳳蕃說,“兩軸”工業產值占全市總產值約80%。
2021年,福州GDP達11324.48億元,躋身全國城市二十強。
福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鄭禮招說:“福州都市圈區域協同發展正向縱深推進,68個協作項目完成投資650余億元,省會城市輻射功能進一步發揮,福州與周邊設區市在產業、交通、生態、民生等領域共建共享、融合發展格局日漸清晰。”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