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畢業季,多家公司卻被曝單方毀約、變相勸退部分校招生。這些公司以業務調整、崗位裁撤等為由,單方面違約,導致部分應屆生錯過黃金招聘期。企業不需要或僅需支付少量賠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市場穩定。應屆畢業生的權益如何保障?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誰來推動?
?
趙乃育 繪
?
窘境:未畢業就失業
近日,小鵬汽車被曝毀約,導致20余名應屆生“未畢業就失業”。事件引發輿論熱議,據爆料,廣州一名大四應屆生此前通過了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校招,并簽署了三方協議。然而,不久前,他被通知公司因業務調整,不能提供就業崗位。據他所知,同樣被毀約的學生有20多名。
記者多方聯系上了其中一名研究生小林(化名)。小林告訴記者,去年秋招她拿到了多家公司的offer,最終選擇與小鵬汽車簽三方協議。但之后,公司人事卻告訴她,由于業務調整,她需要更改工作城市,并在電話中明確告知,就算服從公司安排更改工作地點,“大概率也不能通過試用期,建議考慮其他機會”。
據了解,不少人遭遇了相似的經歷,被電話告知工作城市進行了調整。同時,人事特別強調,工作時間是早9晚11,周末必須加班且沒有加班工資。
“實際上就是勸退,希望學生主動違約。人事告訴我,我主動毀約的話,會向公司爭取不追究我的違約金。”由于沒有正式入職,小林沒有實際的經濟損失,但心理壓力特別大。她表示,自己很可能因企業單方毀約、勸退行為導致失業。就算忍受工作城市的臨時調整,也面臨未來和戀人分隔兩地的不穩定狀態,這讓人情感上很難接受。
記者梳理發現,“臨門毀約”并非個案,部分公司毀約應屆生的理由集中于業務調整、績效優化、崗位裁撤,一般會按三方協議支付幾千元或一個月工資來賠付。
互聯網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上,有不少自稱學生的用戶表示校招錄取被毀約,除小鵬汽車外,還涉及理想汽車、哈啰、京東、馬蜂窩等公司。
爆料者的截圖信息顯示,“理想汽車校招”5月發給部分2022年畢業校招生的郵件稱,“由于理想汽車近期對業務結構進行調整,少部分尚未入職的校招同學將面臨offer解約的情況。”同時表示,公司試圖為其調崗,但沒有匹配的崗位。
被毀約的校招生說,企業會以多種花樣“變相勸退”,例如,臨時通知調崗面試時間,故意安排與專業完全不匹配的崗位,甚至是在面試時直言能力不符合崗位預期等。
?
在合肥學院內,求職者現場了解招聘信息。(資料照片)
?
質疑:豈能一賠了之
目前,這部分應屆生已錯過秋招、春招黃金期,如今校招基本結束,他們將面對更艱難的就業困局。面對突如其來的解約,一些校招生說:“之前拒絕了其他offer,不知道還能怎么辦。”“毀約也賠償了,道德上有污點,法律上沒問題,難的還是學生。”
針對解約事件,小鵬汽車日前回應記者表示,由于部分部門崗位調整與績效優化,涉及少量應屆畢業生和相關員工的調整,公司會繼續溝通,妥善處理。2021年初至今,公司新增員工超1萬人,其中已入職的應屆畢業生約1600人,待入職的應屆畢業生約900人,預計在今年7月規模到崗。
據介紹,小鵬汽車會持續投入戰略性創新業務,繼續招聘包括研發、制造、數據、銷服等在內的員工。同時,應屆生招聘仍是公司招聘工作重點,但會控制和調整部分非核心業務和中后臺業務。
廣東人社部門表示,由于畢業生與企業簽訂的是就業協議,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發生實際用工行為,沒有違反勞動合同法,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部門都難以介入。這種違約行為一般是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來進行索賠。
“合法違約”,企業所需付出的成本較低,但臨近畢業被解約,對應屆生造成了物質和心理上的傷害。爆料人表示,與被毀約后面臨的焦慮心態和就業窘境比起來,幾千元的賠償微不足道,畢業后的工作和生活計劃被打亂。
臨近畢業離校時被撕毀就業協議,這無疑加劇了畢業生求職壓力和成本。最直接的影響是,可能導致學生應屆身份的過期,造成其后續應聘時應屆畢業身份發生變化,面對一些招收應屆畢業生的崗位,他們可能會失去競爭資格。
?
江西省南昌市灣里管理局開展“春風行動”線下招聘活動。(資料照片)
?
呼吁:多方織就保護網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創歷史新高。在當前就業形勢下,社會期待多方重視保障應屆生就業權益,完善事前防范保護,加強事后幫扶。
應屆生自身需要提高求職風險、法律意識。廣東啟源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滿玉建議,應屆生應主動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多渠道了解應聘單位資質、用人情況、司法判例等,審慎求職和簽署三方協議。遭遇違約時,也應當積極找單位協調,合法爭取被解約的損失補償,協商不成,可以通過訴訟方式維護自己權益。
同時,學校應當加強輔導,介入配合維權。校方應該從維護學生權益、保障工作穩定出發,嚴格審核并定期更新就業協議文本。同時,學校作為見證單位,可以積極介入,幫助學生協調溝通、了解救濟途徑等,配合學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企業在法律責任外,還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楊滿玉建議,企業主動發起協商達成協議,除了給予被解約學生違約補償,還可根據應屆生的實際需求,提供一些就業幫助,比如向關聯公司和行業引薦。“在法律條款和數字之外,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該既專業又溫情,降低事件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國家想方設法穩就業,重點關注畢業生。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擴大企業就業規模,拓寬基層就業空間,穩定公共部門崗位規模,加強就業指導,擴大就業見習規模等工作,保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為避免毀約校招生的現象一再出現,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對企業招聘進行有效引導和約束,提高企業違約成本;另一方面,企業自身應加強人力資源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審慎制定招聘計劃,建設和維系良性的長期勞動關系。
近幾個月來,面對多點散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有企業主動作為,壓實主體責任,在疫情防控與生產運行“雙線戰役”中穩扎穩打。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