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全國小麥主產區之一,又是華北地下水超采較為嚴重的地區,承擔著壓采地下水、修復生態環境的重任。近年來,河北大力發展節水小麥,從品種培育入手,探索節水與高產之間的平衡。
“我們的研究方向就是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產麥種,實現少澆水、多打糧的目標。”河北省小麥育種首席專家郭進考說。他主持育成了河北省三分之一以上高產節水品種。其中,節水品種“馬蘭1號”最高畝產達到863.76公斤。從育好種開始,河北省綜合施策,走出了一條穩糧節水、高質高效的小麥產業發展之路。今年夏糧在晚播、秋汛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依然喜獲豐收,“壓艙石”作用凸顯。
河北省小麥育種首席專家郭進考(右一)和同事在察看麥苗生長情況。受訪者供圖
抓節水品種培育創新 擰緊小麥生產“水龍頭”
河北是水資源短缺省份,因多年超采,形成全國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長期以來,河北的小麥種植較為依賴灌溉水,于是有了“頭水早、二水趕、三水四水緊相連,一直澆到麥開鐮”的俗語。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王國發說:“小麥品種決定著整個生長周期的耗水量,抓住了節水品種的培育創新,就從根本上擰緊了小麥生產的‘水龍頭’。”
河北作為傳統小麥種植大省,在品種選育方面有著良好基礎,河北省農科院旱作農業研究所、石家莊市農科院、邯鄲市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培養了一批長期從事節水小麥育種的專家。
河北省小麥育種首席專家郭進考主持育成全省三分之一以上高產節水品種,他培育的節水品種“馬蘭1號”,今年夏收期間,在河北8塊新品種展示田現場實收,平均畝產821.3公斤,最高畝產達到863.76公斤。“馬蘭1號”還在山東、山西多個示范點種植,得到當地農民的稱贊。
郭進考說:“我們的研究方向就是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產麥種,實現少澆水、多打糧的目標。”
河北省農科院旱作所副所長喬文臣從事節水小麥品種選育工作已有20多年,和同事一道育成了26個節水系列品種。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草帽和布鞋長期陪伴,足跡遍布試驗田間,這是育種人的真實寫照。喬文臣說:“看麥子的時間長了,麥子就像自己的‘孩子’。”
聚焦高產節水目標,河北制定完善小麥品種選育、區試評價、抗旱鑒定、品種審定、品種推介等關鍵環節37項技術標準。河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制定的小麥品種審定標準,在全國首次將節水性狀列為“一票否決”指標。
在河北省辛集市馬蘭農場,小麥正在收獲。受訪者供圖
“良法+良機” 發揮節水品種最優性能
有了好品種,必須配套良法良機,才能將高產、節水特性發揮到最優。為此,河北加強生產技術和裝備集成創新,著力構建以品種為核心、良法良機相配套的技術體系。
在河北省產糧第一大縣邢臺市寧晉縣的北樓下村,千畝核心示范區的節水小麥比對照品種平均每畝增產一百多公斤。河北省農科院糧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賈秀領說,除了種子好,運用“北斗導航+淺埋滴灌”栽培技術,也為小麥的節水節肥、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小麥播種機配套的拖拉機上安裝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北斗導航和淺埋滴灌技術相結合,使得種子播得精細,灌溉時又節水節肥。
“安裝滴灌后,莊稼能夠更充分地吸收水肥,苗更壯了。”寧晉縣沃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白立欣介紹,“淺埋滴灌一畝地投資200多元,一次鋪管,可以用兩季。不用開挖壟溝,也沒了田間畦埂,我這5000畝地種出了過去5250畝地的收成。”
這是寧晉縣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一個縮影。寧晉縣農業用水量占全縣地下水開采量的大頭,針對這一現狀,當地突出調整農業結構和農業節水治理。
寧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耀輝介紹:“全縣打造了糧食綠色高產高效核心示范區30萬畝,應用了固定立桿式噴灌、地埋伸縮式噴灌、微噴帶式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設備,大大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李聯習說:“針對小麥播種、出苗分蘗、越冬返青等12個關鍵環節,我們集成配套秸稈還田、深松整地、精細播種等45項生產技術,制定120多項操作規程。全國首創‘虧缺灌溉、限水栽培’種植模式,播后鎮壓、深松整地、‘一噴三防’等技術全國領先。”
“速度調慢點,高度再低點,這樣‘飛防’效果更好。”在唐鑫的操作下,直升機底部的噴頭噴出藥霧,灑落到麥田上。這是小麥進入灌漿期,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利用植保直升機開展統防統治的一幕。
唐鑫是一名植保直升機飛行員。他介紹,這款直升機一次可搭載700公斤農藥,在麥田上空10米左右高度噴灑,每10分鐘左右起降一次補充藥液,一個起降架次可噴灑2000畝農田,每畝用藥是人工噴灑的三分之一。施藥時氣流吹開麥苗,有效減少防治死角。
好糧賣好價 穩糧又增收
6月中旬,記者在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采訪時,看到五得利面粉集團大名有限公司的收儲倉前一片忙碌,一輛輛賣糧運輸車排起長龍,快速智能檢測、稱重卸車……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對農民的糧食敞開收購,確保農戶賣糧無憂。
素有“冀南糧倉”之稱的大名縣是國家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范區、主產區,也是我國最適宜種植優質強筋小麥的地區之一。當地小麥種植面積83.3萬畝,其中優質麥60萬畝,年產近41萬噸。
大名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慶田說,大名縣以優質小麥種植基地為基礎,以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載體,形成“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加銷一體化”的格局。
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祥農合作社今年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這600畝小麥全部是優質強筋品種,我們與今麥郎公司簽了回收合同。”合作社負責人武軍祥說,“產量不錯,還能賣出好價錢,公司以每斤高出市場價0.1元的價格收購。”
隆堯縣是全國知名的方便面生產基地,今麥郎集團是縣域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今麥郎每年跟我們簽訂合同,由企業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回收,收購價格比普通小麥高。”武軍祥說,銷路有保障,種地更踏實。
這正是河北支持龍頭企業打造大型加工集團、延長產業鏈的縮影。目前,五得利面粉、金沙河掛面、今麥郎方便面在同行業中擁有較強競爭力,3家企業年加工小麥量相當于河北小麥總產量的兩倍以上。
“目前,各地著眼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堅持市場導向,瞄準消費需求,著力構建以龍頭企業為引領、訂單生產為紐帶、一二三產業融合互促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 王國發說。
?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