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片、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在貴州這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高原農業省份,近年來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喜見零散的田地團成大塊,灌溉、排洪、機耕道等設施越發齊全,聯合收割機、無人機上山下田,農民種田意愿越來越高,一幅幅現代農業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2012年以來,貴州糧食產量連續穩定在千萬噸以上。貴州“多山少田”的現實讓產糧總量難與產糧大省媲美,不過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宜機化改造等,糧食自給率進一步提升,貴州人的飯碗也端得更穩。
破碎田地連成片
地處武陵山深處的貴州省思南縣大壩場鎮堯上村,是一個人均耕地較少的傳統村落。村民分散居住在山坡上,耕地相對集中在一個壩子里,這壩子過去并不平整,田塊高低錯落,村民都說耕種不便,“過去溝溝坎坎、上上下下,犁田耙田、栽秧打谷,費力得很!”
2022年下半年開始,這一片開始發生變化。過去涉及250戶的584塊小田塊,如今已經平整成為120塊大田塊。思南縣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處負責人田興勇介紹,大壩場鎮堯上壩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面積為1100余畝,總投資1200萬余元,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機耕道、灌溉渠、輸水管、農機下田口、排澇渠等。
貴州省榕江縣車江壩區高標準農田里種植的油菜(無人機照片)。記者 楊文斌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山腳下的土地連成一大片,機耕道縱橫交錯,溝渠相互連接,挖掘機忙著清理和填滿,村民用手推車運輸水泥。目前項目建設已進入尾聲,等著溝渠和輸水管道完工,該項目就將進行評估驗收。
同樣在武陵山深處的貴州省石阡縣龍井仡佬族侗族鄉水塘村,2022年實施的高標準農田項目,讓山間破碎的田塊連成一大片。項目實施前,大大小小的田塊有138塊,實施后整合成了63塊。村干部介紹,今年打算與公司合作發展特色大米產業。
在石阡縣本莊鎮樂橋村500余畝的稻油輪作壩區,成片的油菜花競相開放,機耕道、灌溉渠等設施一應俱全。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高原上的田地儼然有了平原的開闊,冬春時節是油菜花的海洋,夏天這里將會變成一片綠油油的“稻?!薄?/p>
“過去插秧子、收谷子,都很費力,高一處矮一處,山溝溝、茅草坡。如今是山水田園風光,春天油菜花海、秋天金色稻浪,吸引不少城里人!”貴州省湄潭縣黃家壩街道牛場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世強如此感嘆。牛場村實施了2000余畝高標準農田項目,把分散的田塊聚合到一起,既方便耕種,又形成了鄉村旅游觀光點。
2022年以來,貴州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水網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建成了高標準農田266.2萬畝。在建設機制上,貴州探索行業專家、鎮村兩級和村民“三方共建”機制,通過以工代賑引導農民參與工程建設和質量監督。
“每天可以掙到200元工資,建好了還可以把莊稼種得更好。”貴陽市修文縣陽明洞街道營官村村民汪朝軍難掩喜悅之情。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貴州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帶動5萬余名農民就業增收,發放農民工勞務報酬8.2億元。
大小農機開進田
山地和丘陵地形占比達92%的貴州,要推廣使用大中型農業機械難度較大。因此,近年來,貴州更多聚焦耕地的宜機化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為重要抓手。
貴州省石阡縣本莊鎮樂橋村農機合作社負責人王安明(左)在檢修農機。記者 汪軍 攝
“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在我們的耕、種、管、收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過去巴掌大一塊田,一頭牛進去都跑不了兩圈,更不要說旋耕機、收割機了?!笔淇h本莊鎮樂橋村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安明說。
眼下正是春耕時節,王安明很是忙碌,他一邊在合作社檢修農機,一邊和村民對接育秧的情況。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無人機、育秧生產線……在他的專業合作社里,擺放了大大小小的農機。他指著一臺專門用于噴灑農藥的無人機向記者介紹,購買時大約6.5萬元,政策補貼直接一次性到位1.2萬元,再加上他的專業合作社屬于市級示范社,因此會再得到原價30%的補貼。
農機進田,農活提速。王安明說,用一臺五排種子箱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播種機,一臺機器一人操作一天可以播種20畝,11個人工一天下來只能完成3畝。通過無意間觀察到的“人工模式”和“機種模式”,王安明有了直觀感受,“種糧食要看你怎么種,農民當老板還真的不是夢!”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道坪鎮高坪司村,數臺大型旋耕機在兩天時間內完成了145畝耕地的翻犁作業。道坪鎮副鎮長楊濤對記者說:“一年前,眼前這一大塊田還是145塊‘巴掌田’。過去由于排水不暢,不少田塊成了洼地,頂多種植一季水稻?!比缃?,得益于高標準農田項目推動,145塊“巴掌田”被改造成寬度最窄16米、長度最短96米的21塊大水田,并配建機耕道、下田通道、排水溝和灌溉溝,為實現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創造了條件。
適用于平原的農機,不一定適用于山區丘陵地帶。為破解這一難題,貴州組建了農機研發制造聯盟,圍繞糧油作物生產急需農機具開展研發。其中,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與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簽訂協議,承擔了研發任務。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農機事業部部長張志誠介紹,2022年公司根據貴州山區丘陵的特點,針對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種植的薄弱環節,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技術等方式,合作研發了水稻缽苗播種機、水稻缽苗移栽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播種機等產品,目前已在龍里縣、長順縣等27個縣應用。
貴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2022年比2021年提高2個百分點。2022年末,貴州省農機服務組織達640家,同比增長16.18%,全年完成農機作業4100萬畝次,建成20萬畝水稻全程機械化示范田。
農民種糧有意愿
由于單產低、效益差等多原因,貴州山區農民過去自發種糧的積極性不算太高。隨著高標準農田項目逐步實施,以及農機技術、種子、人才等方面加持,越來越多的農民種糧有了積極性。
“以前的田,爬溝上坎,一丘(方言,意為一整塊)田只能站得下一頭牛和一個人,得一季谷子要費不少力,沒人愿意種!如果遇到一場大水或者幾天大旱,一年到頭一顆都沒得收!”湄潭縣黃家壩街道牛場村54歲的冷遠強對種地感觸很深?!皰的喟汀保ǚ窖?,意為種莊稼)幾十年,他對種莊稼算是吃透了。
冷遠強家原本只有1.2畝水田,看著這兩年種莊稼的條件越來越好,他又租了6畝。他說,過去沒人愿意種田,有的村民家里的田想免費送都送不出去,現在情況變了,一畝一年的租金從200元漲到800元,家里但凡勞動力還能干得動,都想辦法把自己的田種好。
記者在牛場村看到,已經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的田塊,油菜花開得正盛。到了四五月份,這里就將是成片的秧苗鋪滿稻田。稻油輪作,土地不閑。在田間地頭碰到的幾位老農,“一說起種田,以前真的是厭煩,現在大家是真的都愿意種。”
“現在大多數村民不用買米買油,山泉水種的,味道也好!”冷遠強害怕自己方言語速過快而記者聽不懂,特意放慢語速強調一番。牛場村氣候濕潤、光照充足,適宜種植水稻,村里打算發展規?;N植。油菜產量不大,但完全夠村民自家食用,一畝油菜產量300斤,可以榨油大約120斤。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譙家鎮符家寨村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有灌溉渠1400米,9條共計長6公里、寬3.5米的機耕道,以及90厘米寬的生產便道8000多米等。村干部和村民都認為,通過改造和完善基礎設施,不僅提升了原來1000多畝農田的耕種標準,而且還激發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農田“高標”,農機高效,農民意愿也跟著高漲。貴州省余慶縣龍溪鎮田壩村糧農劉菊配,便從中嘗到了甜頭。這兩年,劉菊配的稻田在土地翻犁、插秧、收割、烘干等環節全部實現機械化?!斑@四項成本加起來一畝地也就300元,成本大大節約。”劉菊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過去雇傭人工來計算,翻犁一畝地要200多元,插秧一畝地要200多元,收割一畝地也要200元以上。依托優良的生態,劉菊配種水稻瞄準有機、特色方向,去年收獲的5萬斤大米,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幾個月內便銷售一空。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