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產業定位不清、管理體制不順、融資環境較差等問題,甘肅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酒泉經開區”),2020年被退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序列,成為國家級經開區第一批被“國家隊”除名的案例。三年來,酒泉經開區痛定思痛,銳意改革,以全產業鏈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和提高政府服務效能為抓手,區內各類經濟指標實現快速增長。在“雙碳”目標下,酒泉經開區如何重新站上新風口?《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此進行深入調研。
興衰皆因新能源
甘肅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和西電東送基地。其中風力發電可開發量6000萬千瓦,光伏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主要集中在酒泉經開區所在的河西走廊。目前,甘肅已建成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張掖、金昌、武威、酒泉4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
記者近期走訪酒泉經開區,看到塔吊林立的工地、機器轟鳴的廠房車間,多個新能源裝備制造重點項目正開工建設,不少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下半年。
中節能(甘肅)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玉門昌馬風光互補發電項目。記者 范培珅 攝
看著再度紅火起來的園區,酒泉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張宏軍想起了十余年前的盛況。當時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酒泉開始建設,酒泉經開區迎來第一波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階段。
“那時候戈壁灘上風機一個接著一個立了起來,光伏板也是成片落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張宏軍說,很多新能源企業主動前來要求落戶園區,巔峰時期,區內工業總產值達270億元。2013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酒泉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能源狂飆突擊的背后,潛藏產業發展危機。受甘肅本地經濟發展因素制約,加上新能源固有的波動性、間歇性特點,新能源本地消納遠不及裝機速度。在新能源外送方面,甘肅當時也僅有一條±800千伏祁韶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配套的調峰電源、儲能設施都處在建設起步階段,新能源外送能力遠不及預期,包括甘肅在內的西北新能源大省紛紛出現“棄風”“棄光”現象。
2016年,國家建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機制,引導企業理性投資,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甘肅成為新能源投資紅色預警省份之一。新能源行業投資受限,酒泉經開區的工業總產值跌至最高峰時的1/7。2020年1月,商務部發布了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的綜合和單項考核排名情況,酒泉經開區由于連續兩年排在倒數后5名,被予以退出國家級經開區序列。
全產業招商強健產業“筋骨”
2020年,我國正式提出“雙碳”目標,全國新能源產業迎來新一輪爆發期。甘肅省搶抓“雙碳”機遇,將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等列為全省綠色生態產業重點支持,打造千億級產業鏈。作為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市同樣奮起直追,希望在這一輪機遇中重塑產業優勢。面對新機遇,酒泉經開區如何重啟新賽道,避免重蹈覆轍?
受訪當地干部表示,被“摘牌”始料未及,但對于經開區的長遠發展也是好事。反思、整改,以前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全部暴露了出來。酒泉市委、市政府邀請專家和業內人士組織大討論,從體制機制、財政金融、產業方向、干部作風等方面入手,梳理出大小問題幾十個,逐個制定改進措施和配套政策。
張宏軍介紹,上一輪政策紅利下,新能源裝備一業獨大,但縱觀整個酒泉經開區產業結構,缺乏基本產業鏈布局,定位不清,缺少規劃。看起來紅紅火火,實際上大部分落戶企業主要從事組裝,而風機、光伏面板、儲能等核心設備和零部件兩頭在外,開發區內缺乏核心產業。一旦市場波動,這些輕資產企業可以隨時“打包”撤走。
經過反思整改,酒泉經開區加強了頂層設計,明確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新材料、數據信息、生物制藥、農副產品加工和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著力做強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氫能、智慧電網六大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
日月重工(甘肅)有限公司是國內風力發電領域關鍵設備的頭部供應商,主要從事球墨鑄鐵大型風電鑄件的設計研發和生產銷售,這也是酒泉經開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企業2022年開工建設,目前一期投資12.3億元、年產10萬噸大型鑄造及精加工生產線已經投入生產,遠期還將建設二期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
公司總經理韓松表示,企業過去主要在浙江寧波生產,來到酒泉經開區開辟新市場,除了看重當地的土地、電價、新能源指標等成本要素低的優勢外,更看重當地的產業配套能力。
韓松說,近年來國內風機制造技術不斷提高,單個風機功率可達7兆瓦,也帶動了風機零部件不斷向大型化發展。酒泉本地風光資源富集,地處西北區域中間位置,除了給甘肅本地配套關鍵設備,還可輻射內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區。
“離我們最近的風機總裝廠只有不到50米,說句玩笑話,它明天要裝配,今晚配送都來得及。”韓松告訴記者,這讓雙方都節約了很大物流成本。
記者在酒泉經開區走訪多家新能源裝備企業了解到,目前區內風電涉及的發動機、輪轂、葉片、塔筒、錨栓、齒輪箱等主要裝備制造環節已基本配齊;光伏發電涉及的切片、組件、逆變器、支架等下游環節初步引進落地;儲能設備的電池成套設備制造、共享電站建設也具備一定規模。
酒泉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魯強介紹,目前區內陸地風電產業鏈在國內集聚度位居前列,主要部件均能就近配齊,整機項目的配套能力已達1300萬千瓦。2022年,“甘肅省酒泉市全產業鏈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被列入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
從省級層面來看,近年來,甘肅省持續加強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設和儲能設施建設,持續加強新能源外送和本地消納,推動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目前,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隴電入魯工程)已于今年開工建設,未來還將建設隴電入浙、隴電入滬工程;張掖、酒泉多個抽水蓄能和配套火電項目穩步推進;慶陽國家“東數西算”算力樞紐工程建設取得顯著進展。
“這些大型項目的規劃、落地使全省新能源消納利用的生態系統更加完善,也為酒泉經開區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內外并重,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魯強說。
“龜兔賽跑”提升服務效能
在酒泉經開區的政務服務大廳里,大屏幕上滾動展示著園區內各個項目進展情況。引人注目的是,每個項目后面,有的綴著一只奔跑的小兔子圖標,有的是一只緩慢移動的小烏龜。這個被工作人員稱為“龜兔賽跑”的榜單,展現的是經開區各個業務部門所負責項目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進度。誰負責的項目進度快,就標上一只兔子,反之就標上一只烏龜以示警告。
魯強認為,經開區管委會首先是管理服務機構,大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發展基礎。“龜兔賽跑”成績單看似“內卷”,實則是為了更好推行“放管服”,為園區企業服務。
據統計,2020年前后,酒泉先后兩次下放90項經濟管理審批事項和48項事中事后監管事項,賦予經開區縣一級和部分市級審批權限,實現從項目備案到開工建設“一站式、全流程、不出園”。經開區建立10多個服務類“中介服務超市”,完成園區文物、林業、交通、能評、水評等區域集中評價,企業開辦時間大大縮短。
在此基礎上,酒泉經開區以轉換用人機制、釋放發展活力為目標,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改革,精簡機構,精編人員。“以前的科長、處長們現在都是業務經理。”張宏軍告訴記者,管委會干部實行績效薪酬,行政辦事效率大為提高,過去經濟工作是一兩個部門的事,現在則是全員抓。
東旭集團酒泉硅碳產業園項目總經理陸繼波等企業負責人介紹,在園區,企業當年落戶、建設、投產的例子有很多,園區政府保姆式服務,每個環節都有干部包抓。標準化廠房的建設,讓不少中小企業直接“拎包入住”,企業家感到“賓至如歸”。
各項改革激發經濟活力,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酒泉經開區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6億元,同比增長53.8%;固定資產投資5.9億元,同比增長51%,各項經濟指標快速增長。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