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標本兼治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維護經濟金融大局穩定”“優化融資增信、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浙江省的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實踐“臨平試點”,在兩年多的探索中通過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和內容,推動了地方政府降低和避免金融風險、企業降本增效、百姓財富保值增值,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小試點”助力經濟金融“穩大局”。
“小試點”中的“大內容”
2022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與杭州市臨平區設立省內首個“綜合金融服務示范區”,開展試點工作,優化區域綜合金融生態。試點雖小,但內容的創新性和重要性卻不小,面向政府、企業、社會三個層面,探索建立區域綜合金融生態。
針對區縣政府對金融風險“有什么、有多大”不清晰,以及對金融風控“抓什么、怎么抓”不專業的問題,形成金融運行質量“體檢報告”,讓區縣對風險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并對政府平臺提升信用評級、拓展融資渠道等提供咨詢。同時,從“抓什么產業、如何抓產業、產業龍頭在哪里、產業趨勢是什么”等方面為區縣精準招商提供指引,既幫區縣政府參謀,也幫助招引企業獲得金融支持,優化區域內營商環境。
改變過去“有什么給什么”的供給導向,圍繞“要什么給什么”的需求導向,為企業解決融資、會計、法律等難題。例如,針對跨境電商企業缺抵押物難融資的問題,浙商銀行、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杭州銀行、中信銀行等金融機構率先把電商業務數據價值化作為信貸依據,對跨境電商企業新增授信4500萬元。針對科創企業缺乏抵押物、技術估值難等問題,浙商銀行抓住科創企業中的人才關鍵要素,創新推出“人才銀行”服務。
同時,組建了專業的金融顧問隊伍,建立了投資者教育屬地責任制度,面向居民普及金融知識,提供理財規劃、投資咨詢、金融反詐等服務。
杭州市臨平區委書記陳如根介紹,該區構建了“政府指導+金服會賦能+金融機構廣泛參與”的協同模式,為示范區建設把關定向。其中,79名金融顧問下沉一線,開展了70多場公益金融活動,解決融資需求1300個、融資金額達138億元。
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主任、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表示,縣域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各類金融需求在縣域里反映最直接也最全面。過去一段時間,由于過度強調營利性弱化功能性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傳統金融服務較難充分覆蓋,縣域金融服務往往較為薄弱。開展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旨在從金融實現的最后一公里來探索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和方法。
“小試點”解決“大痛點”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臨平區在金融生態優化、營商環境改善、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社會金融意識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2023年,臨平區域內新增市場主體近6000家,制造業、涉農和科技貸款同比分別增加24%、35%和19%。科技創新更加活躍,區內4家企業入選年度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新認定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8家。
企業融資成本呈現迭代下降趨勢。打造的數字化“金服寶·小微”平臺累計服務企業近5500家、提供貸款7.4億元,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運營成本。同時,區內金融詐騙案件發生率及案損金額分別同比下降17%和27%。
實際上,“臨平模式”中金融顧問服務企業在很多地方已經有了更早的實踐。位于浙江湖州的天能集團是從事動力電池制造的大型企業,下游企業較多,一級經銷商4000多家、二級經銷商40000多家。而下游經銷商多以個體工商戶為主,由于自身資金實力等問題難以擴大銷售,需要提升融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
浙江省級金融顧問、浙商銀行湖州分行行長酈洪濤介紹,湖州長興支行從2019年就與天能建立了銀企聯系。天能集團作為供應鏈核心的鏈主企業,把歷史流水、庫存等相關數據開放給銀行,并推薦企業名單。據此,銀行對下游企業進行數字化審批、放款。
“這樣就通過鏈主企業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解決了下游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對于天能來說,經銷商拿到貸款可以擴大提貨量并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經銷商也加快了資金周轉,獲得更多銷售利潤。”酈洪濤說。
“傳統金融機構都面臨風險管理和信息不對稱兩大問題,縣域經濟體一般比較分散,規模小、數量大,對金融服務有很大的需求,但往往很難達到傳統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標準。臨平模式則突破了對金融服務的傳統認知,從社會視角出發,運用數字化等手段,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控難題,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可獲得性,解決了廣大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投資難問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說。
“小試點”體現“大價值”
“一直以來,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依存度、關聯度以及指向性關系處理起來頗具難度。然而,臨平經驗卻將這一難題轉化為亮點,從根本上重塑了政府與金融的關系,建立區域原生的信用系統,將金融服務貫穿‘最初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構建了健康的區域金融生態和營商環境。精準助力區域內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區域內生活品質;防范區域內金融風險;完善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依存度。”浙商總會顧問鄭宇民表示。
縣域金融生態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在促進地方發展,穩定經濟金融大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特色顯著,臨平是其中一個縮影。以臨平試點為樣板,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構建了臨平指數,為縣域綜合金融生態質量提供了評價標準。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蔣岳祥表示,指數通過對當地金融生態的客觀量化評價,能夠為政府、監管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有助于區域經濟金融政策的規劃、制定和評價。臨平指數基于金融生態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視角,跳出金融看金融,可以說是國內金融業不斷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臨平試點打開了金融服務創新、金融服務價值提升的空間。這個空間是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金融的最大最現實場景,是數字化背景下金融變革的真正落地,也是實現和衡量五篇金融大文章的最重要平臺。”陸建強說。
專家表示,臨平綜合金融生態建設模式有望成為縣域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更多的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成功案例涌現,將有助于構建更加穩定、高效、可持續的金融生態。縣域金融服務的這最后一公里,成為金融改革新的突破口,也將成為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的關鍵一環。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