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經過多年發展,福建民營經濟對稅收和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分別高于全國約兩成、一成。在熱衷振興家鄉經濟的同時,一大批福建民營企業家通過其個人或其家族控制的企業成立基金會,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以河仁慈善基金會、安踏和敏基金會、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會等為代表的企業基金會,在推動福建慈善事業的發展中充當了生力軍。
不比闊氣比公益
在民營經濟重鎮——福建省泉州市,大量優秀的民營企業家在事業成功之后,通過慈善組織、光彩事業機構、商會組織、政府部門、紅十字會等方式和渠道,常年資助公益慈善事業。
今年4月2日是第17個世界孤獨癥日,據不完全統計,泉州有孤獨癥患者超過1萬人。在泉州市“世界孤獨癥日”主題活動現場,短短1個小時,認捐資金就超過1億元。其中,安踏集團和敏基金會捐贈2000萬元。
2021年12月,安踏集團創始人、榮譽董事長丁和木將自己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票捐出,與家族共同成立規模100億元的和敏基金會。該基金會是以醫療大健康領域為主要捐贈方向,關注醫療衛生、體育教育、鄉村振興及和諧社區關愛四大領域。基金會成立后的第一個項目是20億元全資捐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福建和敏醫院。目前,該醫院正在晉江緊張施工中,將在2026年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作為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提升當地醫療水平。
據了解,安踏集團與和敏基金會共同構建了安踏企業公益平臺,2023年度公益投入超5.4億元,累計投入已超24億元。“公益愛心這條路永遠走不完,我們不僅要安心創業、踏實做人,更要回報家鄉,造福社會。”丁和木說。
樂者,亦為藥也。在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等地,云朵藝術療愈公益面向特需兒童群體開展了一系列音樂治療課程。“通過這樣的音樂治療輔助康復公益項目,希望推動音樂治療理念普及和發展,為孩子們打開內心,與外界溝通,構筑充滿童趣、平等包容的音樂世界。”七匹狼慈善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陳珊娜說。
位于晉江市英林鎮英塔路的“英林心·心商店”,入口處擺放著不少“英林心”與其他品牌聯名及自主開發的IP產品,涉及礦泉水、充電寶、紙巾、茶葉、胸花、小掛飾、手機支架等。
“商店成立之初,商品全部來自捐贈,為實現‘經營型、大眾化、可持續’的創新公益理念,我們發起了‘做慈善文化的發展伙伴’聯營模式,和品牌商進行合作,售賣所得利潤全部納入基金會,用于開展公益慈善項目。”晉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張仕平說,基金會由英林鎮5位企業家共同發起,年均投入鄉村振興專項獎補資金超百萬元、接收定向鄉村發展捐資超千萬元。
在晉江市,平均每7個人就有1個老板,每21個人就有1家企業。晉江市民政局局長周先進說,先富起來的鄉賢不忘初心,熱心公益、回饋家鄉。開豪車、大操大辦、胡吃海喝曾被視為“土豪”的標配,如今,這些陋習漸被摒棄,不比闊氣比公益的理念蔚然成風。
把愛傾入教育
福耀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玻璃全解決方案提供者。2010年,由集團創始人曹德旺捐贈個人持有的3億股福耀玻璃股票,發起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會。2021年,在他的提議下,河仁慈善基金會使用2億股股票變現所對應的100億元現金,發起舉辦福耀科技大學(暫名),助力福建省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目前,位于福州市高新區南嶼鎮流洲島的福耀科技大學(暫名),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著。“中國企業家應該有三個信念:國家因為有你而強大,社會因為有你而進步,人民因為有你而富足。”曹德旺說,企業家在賺錢的同時,必須兼顧到社會責任和社會效益,慈善的終極目的是推動社會穩定和諧。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離不開更好的教育。8年前,南安市羅東鎮維新村長尾山還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如今,總投資6億元的昌財學村——一個集幼兒園、小學、中學為一體的教育集團在這里快速崛起。
昌財學村由當地鄉賢、廈門源昌集團創始人侯昌財全額捐建。侯昌財認為,教育關乎民生大計,牽動千家萬戶,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自1999年開始,他已陸續在泉州、南安、廈門等地興建教學樓103棟,在慈善教育事業方面認捐已達75億元。
南安是中國城市公益慈善百強縣市,像侯昌財這樣的企業家不在少數。目前,經捐贈確認、各級政府表彰捐資超億元的個人或團體已達12人次。截至去年底,南安市慈善總會共募集善款24.5億元,使用善款22億元,約70%用于教育事業。
厚植全民慈善土壤
作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慈善事業的發展是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清影呼吁,要繼承發揚中華慈善文化優良傳統,加強慈善文化和志愿服務精神的宣傳普及,形成全社會關心慈善、參與慈善、監督慈善、支持慈善的良好氛圍。
“在充分發揮晉江市家族企業、民營企業慈善基礎良好、氛圍活躍優勢基礎上,可以引導企業社會責任與國家戰略、慈善發展、全球環境有效結合,促進企業慈善專業化、專門化和網絡化發展。”晉江市民政局一級主任科員張連僑說。
聚涓滴細流成江海,匯微光之亮成星河。南安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吳幫助建議,積極發揮樞紐型慈善組織骨干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引導慈善組織樹立精準慈善意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使項目聚焦到困難群眾最關心、最需要的地方;拓展慈善領域,重點發展特殊群體幫扶、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符合發展大局和發展趨勢的項目;創新非物質性的慈善救助項目,逐步推廣“造血型”救助模式,采取送技術、送培訓、送信息等救助形式,幫助困難群眾從根本上改善生活。
“捐款不分大小、善舉不分先后。在慈善的光榮榜上,每個人都了不起。”福建師范大學文化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鄭碧強說,在企業家們的帶動下,需要更多人做慈善、愛慈善,讓公益慈善事業持續“熱辣滾燙”。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