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后,資本市場持續走好,人氣開始回升,與此同時,實體經濟也顯示出了更多的積極因素,這預示著經濟企穩節奏可能會好于預期。
最出人意料的數據無疑是出口。1月份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9.1%,遠高于上月的-4.4%和市場預期,其中固然有春節錯位的因素,但對非美地區出口的高增長是亮點。其中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14.5%,對東盟、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出口增速也維持在兩位數。此外,1月份進口同比增長-1.5%,同樣高于前值-7.6%和市場預期,去年1月份進口基數偏高,能實現這一增速殊為不易,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的韌性。
1月份物價基本符合預期,其中CPI同比上漲1.7%,環比上漲0.5%,主要受春節因素影響,PPI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6%。不過值得注意的是,1月核心CPI同比上漲1.9%,在連續3個月持平于1.8%之后出現上漲,反映出總需求仍然較為穩定。
1月份貨幣信貸數據同樣超出預期。1月新增社融4.64萬億元,為社融存量增速近18個月來首次反彈。分項來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5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表外融資新增3435億元,近11個月來首次實現正增長,企業直接融資也明顯改善,其中企業債券凈融資4990億元,同比多3768億元,是除新增人民幣貸款外對社會融資規模增長貢獻的最大因素。而從新增人民幣貸款結構來看,企業貸款大幅增加,中長期化趨勢明顯,顯示出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非常旺盛。
綜合多種數據來看,1月份經濟有邊際好轉跡象,這同兩方面的因素有關。從外部來看,隨著美聯儲加息進程臨近尾聲,美元和美債利率對新興經濟體的“雙收緊”效應消退,資金正重新從發達經濟體向新興經濟體回流,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回暖,將有助于對沖對發達經濟體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回落。
從內部來看,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正在逐漸顯現。中央已提前下達超過1.8萬億元的轉移支付資金額度和1.39萬億元地方債新增額度,央行推出了全面降準、定向降息以及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擴圍的組合拳,力爭在不破壞去杠桿既有成果的前提下擴大信用投放,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各地也都加大了上項目的力度和速度,來自政策面的呵護為經濟企穩提供了基礎。
春節過后,穩增長的政策力度仍在加大,重點聚焦加強民營、小微、“三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如中辦、國辦發文要求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國辦要求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切實支持小微和“三農”,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文要求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等。除實施差別化貨幣信貸支持、暢通直接融資渠道外,政策主要針對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的困境,完善正向激勵和風險補償機制,增強金融機構貸款意愿和能力,使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總而言之,當前經濟雖然仍面臨壓力,但更多的積極跡象正在顯現。隨著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的加大,疊加信用環境修復等因素,中國經濟在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壓力可能低于市場預期,而隨著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中國經濟有望在三季度迎來更強勁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