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字化、智能化加速轉變升級的背景下,我國產業躍遷迫切要尋找勞動力支點。而新基建進入建設期將會帶動基礎設施領域迎來質變,繼而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新一代產業工人亟須在能力素養上實現整體提升。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以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已成為投資熱點和支撐我國產業躍遷的重要基礎,但技術工人群體在數量、能力上的“適配性”壓力卻依舊存在,技能人才結構性缺乏帶來的挑戰或將加劇。未來,夯實復合型技術人才壯大產業轉型生力軍仍需產學研進一步形成合力。
趙乃育 繪
數字化背后的新機遇
智聯招聘此前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隨著新基建成為新一輪投資重點領域,相關領域的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預計年底缺口將達417萬人。專家認為,除去廣義“新基建”領域高精尖人才外,部分行業將在短期內出現產業工人新需求,數字化轉型將帶來新就業與機遇。
2019年從貴州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孫楊在貴州數聯科技有限公司入職。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對圖片進行數據標注、抓取等。
依托大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等地,數據標注員這樣的新職業應運而生。經過數據標注員識別標注的圖片將會被添加相應的數據標簽,最終提供給人工智能算法進行深度學習,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無人駕駛、圖像識別等多種產業化應用。
易地扶貧搬遷戶張金紅經過培訓也成了一名標注員。這份工作讓她每月能夠獲得3000多元的收入?!艾F在已經熟悉怎么操作了,這份工作考驗細心和耐心?!睆埥鸺t說。
除了新職業,企業轉型升級后對復合型技術人才的需求同樣旺盛。在位于德清的浙江象牌傳動有限公司車間里,近年來年均投資1500多萬元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正在生產電氣傳動控制元件。
公司負責人萬國芳說,近年來制造業都在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生產線用人在數量上減少,但對技術工人的能力要求在提升?!霸谌肆Χ艘痪€員工不僅需要熟悉生產工藝,還要兼具信息化流程、設備維護等復合型能力?!?/p>
杭州技師學院教師楊金龍表示,在產業轉型的帶動下,駐扎車間的程序員、工程師有望成為新一代產業工人隊伍的核心,形成相對穩定的人力資源結構。
技能型人才缺口將長期存在
在浙江輕機實業有限公司,技術員周利君如今已經能帶領學徒,熟練地操控進口數控車床,而兩年前,她還只是一位流水線上的“普工”。
近幾年上線的自動化生產線,讓周利君下決心開始學習自動化設備操作,掌握簡單的應用外語,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找到一個安穩的“新支點”。
在中國數字化、智能化加速轉變升級的背景下,周利君們的選擇從一個角度折射出我國產業躍遷尋找勞動力支點的迫切性。
產業發展加大需求,技能型人才缺口可能長期存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技能型人才缺口約2000萬,面臨制造業技能型人才占比較低、結構性短缺、青年擇業意愿不強等多重挑戰。
浙江省就業管理服務局副局長陳軍利說:“從企業方面來看,現有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在結構上呈現出‘三多三少一稀缺’特征,即低級多、高級少,大齡多、青年少,單一技能多、復合技能少,新興產業技工嚴重缺乏?!?/p>
在印染企業集中的紹興市柯橋區,傳統行業“大染缸”加速自動化、智能化節奏。
柯橋印染協會會長、盛鑫印染董事長傅見林表示,雖然近年來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但因為專業人才短缺問題不少:進口印花設備因操作使用不當維修頻率高,最終導致設備閑置;自動化調漿系統因工人操作失誤致使染色出錯……
“主要問題還是產教融合度不高,大專院校畢業生難以匹配崗位需求,公司一線操作工人持續提升能力又很有限。一條自動生產線配備3、4名合格的專業技術工人,在行業內都很難實現?!备狄娏终f。
用人企業找不到人,技術型工人同樣也陷入技能提升的尷尬。以大數據行業為例,目前數據標注、抓取錄入等崗位的青年群體面臨發展困境:相關培訓體系尚未搭建完善,從業者只需經過短期培訓即可入職。
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特級技師姜濤表示,對技工團隊而言,職業晉升同樣面臨阻礙?!耙粋€剛入職的青年技工,通過崗位鍛煉、職稱評定等成長為高技能人才,至少需要十余年時間,培訓成長通道普遍不暢,例如職稱評定需要按工作年限分批次來,有名額要求,企業自主權也很有限?!?/p>
楊金龍表示,近年來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等,部分行業“人不對崗”情況有所改善,但學校培養和崗位需求間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脫節”,這就需要終身職業培訓體系的搭建。
此外,待遇、前景、社會認同、工作環境等綜合因素也是影響青年擇業熱情的老問題?!耙晕胰谓痰膰娖嵝袠I為例,雖然可以實現充分就業,但畢業兩年仍留在崗位的不足50%,整體來看青年群體對‘藍領’崗位的擇業熱情有限,難以長期扎根提升技能?!睏罱瘕堈f。
勞動力基礎能力亟待提升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2019年高職院校繼續擴招100萬學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
除了數量上的提升外,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新基建進入建設期將會帶動基礎設施領域迎來質變,繼而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因此新一代產業工人亟須在能力素養上實現整體提升,諸如程序語言、自動化設備操作運維等將成為必備的基礎能力。
對此,浙江科技學院副教授李曙光等專家建議,要在產業加速轉型升級背景下,在宏觀上重新搭建能力需求體系、明確能力標準和培養方向等,并以此為指導設置具體專業、課程;同時通過“訂單式”培養精準供給,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形成“二級推進”,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夯實產業工人、技術人才群體。
李曙光說,在政策設計上,細化、明確相關技術人才的能力要求、技術標準和培養方向。例如最近3年,浙江高校共新增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相關專業37個,主動撤銷與社會發展對接度低、優勢度不強的專業28個,科學地調整專業布局,培養社會亟須人才。
在具體培養模式上盡可能采取“寬基礎、通用性、特色化”的培養模式??稍凇?G+”“人工智能+”等技術方向上,重新設置基礎課程,同時根據新基建結合產業需求,細分課程領域,在寬口徑培養的基礎上通過特色課程,提高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畢業生綜合能力。
楊金龍認為,新一代產業工人要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建議完善“工作一生、培訓一生、記錄一生”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讓青年產業工人群體確立職業生涯規劃,激發青年群體選擇技工職業的熱情。
此外,姜濤還建議,國家對開展技能人才培養的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建立培訓基金給予企業資金支持。鼓勵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充分發揮技能人才評價主體作用。對主動參與技能提升的技術工人發放崗位補貼,有效調動技術工人學技能、鉆業務、提效益的積極性。
?
2019年以來,招商局集團等19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探索實踐,在聚焦主責主業、加大結構調整、內部整合融合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