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經濟學家范恒山近日向記者表示,南北經濟發展實際差距沒有經濟增速或總量表現得那么大,目前尚不存在“南方全面碾壓北方”的問題,經濟轉型轉換是近些年來北方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南北區域發展的差距逐漸加大。面對這種狀況,“南方全面碾壓北方”“南強北弱”“南盛北衰”“大南方時代”的聲音漸起。
“應當承認,這些年我國區域經濟的確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狀態。就南北方而言,增長速度放緩的北方省份比重較大,與南方省份多數表現較好的狀況形成鮮明對照。”范恒山說,北方經濟正在通過轉型積蓄起強勁的發展動能,眼前的緩慢增長在某種程度上是為實現未來經濟長期向好所付的代價,或者說體現出的是一種“轉變中的陣痛”。不能把北方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經濟總量與南方差距拉大簡單看作“南強北弱”“南盛北衰”。
范恒山認為,北方經濟增長放緩首先與經濟轉型有關,涉及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動能轉換、城市動能轉型等。
他表示,相對于南方,北方傳統產業比重較大、資源型城市較多、新動能發育不夠充分,“轉”迫在眉睫,“轉”不僅涉及整個北方,而且一些支撐北方經濟發展的核心地區應首當其沖。
例如,北方第一大經濟體山東省的產業結構呈現出兩個70%的特點,即傳統產業占工業比重約70%、重化工業占傳統產業比重約70%。近幾年,山東下決心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著力培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力爭“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
“另一個與‘限’有關,即推行綠色發展帶來的限制。”范恒山說,相對于南方,北方的特殊性表現在:其一,在國家全局中生態屏障功能更加顯著,同時生態環境的自然基礎更加脆弱,因而保護的任務更加繁重,這不僅限制了許多經濟活動的開展,而且還需要付出更大的投入;其二,京津冀等北方核心地區的大氣、土壤和水污染狀況比較嚴重,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放到優先位置,由此推動了京津冀地區及周邊區域一大批企業的關、停、并、轉;其三,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因素等限制,北方地區推動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環境保護有機結合的難度更大,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空間相對較窄。
范恒山認為,十八大以后,北方經濟的發展實現了三個“優化”。
一是發展基礎得到優化。許多省份大幅壓縮了經濟的水分,為厘清問題與正確決策奠定了基礎;一些省份花大力氣化解巨額債務等風險,消除了復雜關系和不良平臺形成的經濟隱患;一些省份收縮了戰線,突出了工作主線和發展重點。
二是產業、動能結構得到優化。通過調整,提高了產業的市場適配性,特色產品的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新型經濟動能得以快速增進。
三是生態環境得到優化。以京津冀地區為代表,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他表示,推動北方經濟加快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操作舉措。一是提高資源要素的集聚水平和生產經營者創新創造能力,全面優化發展環境;二是增強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優化提升產業結構;三是強化引領作用和形成實際效能,部署和實施好國家戰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