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鳴著汽笛,緩緩駛出中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的雄偉國門,踏上前往歐洲的旅程。
這座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東依興安嶺、南瀕呼倫湖的百年陸路口岸城市,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次按下“暫停鍵”,然而由此進出境中歐班列始終保持安全、平穩常態化運行,班列數量逆勢上揚,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穩定國際供應鏈和助力全球抗疫作出貢獻。
2022年,滿洲里迎來沿邊開放30周年。作為貫通歐亞大陸的樞紐、服務區域合作的節點、促進民心相通的橋梁,滿洲里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疫情的陰霾也無法遮蔽這里開放發展的氣息和溫馨浪漫的風情。
一列中歐班列經過滿洲里國門。果乃輪 攝
班列運行逆勢上揚
在滿洲里鐵路車站集裝箱場,高大的龍門吊車忙碌地裝運著中歐班列集裝箱,吊車司機坐在近30米高的駕駛艙內,嫻熟地控制操縱桿。
滿洲里市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喜國說,2021年11月下旬,當地發生本土疫情后,市委市政府及鐵路、邊檢、海關等部門不斷優化口岸疫情防控舉措,全力保障中歐班列暢通運行。
在鐵路車站集裝箱場,鐵路部門通過實施工人集中管理、加密核酸檢測、加大機械化作業、提高裝卸效率等措施,確保中歐班列高效運行。
針對承擔鐵路口岸“一站式”報關平臺的鐵路聯檢大樓,當地通過樓內人員分組管理、單間住宿、專用通道、流動隔離、無接觸辦公、每日核酸檢測和環境消毒等措施,切實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同時安排部分處于隔離狀態的工作人員、貨代企業線上辦理業務,確保中歐班列暢通運行。
“我們還加強聯檢大樓和集裝箱場后勤保障,實行信息化辦公,貨運數據、票據通過信息化系統傳輸,返空車原始票據通過隔離臺無接觸交接、消殺。”李喜國說。
擔當中歐班列出境任務的火車司機,也沖在保障班列正常運行的第一線。今年54歲的張曉軍就是其中一員,他負責將中歐班列從滿洲里國門牽引到俄羅斯的后貝加爾站。等到中歐班列在俄方換裝后,他再把空車拉回滿洲里。
張曉軍說,為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出國班組的火車司機實施閉環式的集中管理措施。每班司機要連續出乘1個月,退乘后進行21天的集中隔離和獨自居家隔離。“從去年到現在,除去工作和隔離,在家不到100天。”他說。
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采取專人專崗、24小時值崗、隨到隨檢等措施,實行“磁條封控車門、鏡頭采集資料、分區錄入查驗”無接觸查驗模式,有效切斷疫情傳播途徑,該站還配套電子監控、車底掃描等系統,大幅度提高中歐班列查驗效率。
“民警克服嚴寒天氣不良影響,身穿防護服,全天候作業,并用‘鷹眼’視頻監控系統嚴查車窗拋物、走私夾帶和司乘人員私自下車行為,確保中歐班列開行安全、暢通。”滿洲里邊檢站鐵路執勤隊副隊長郜耀勛說。
此外,中俄鐵路部門還積極協調推動雙方鐵路貨運信息對接互聯網、物聯網,實現電子化監管、信息共享,進一步降低境外疫情輸入傳播風險。
百年口岸日新月異
鐵路,書寫著滿洲里的滄海桑田。二十世紀初,連接西伯利亞大鐵路和烏蘇里鐵路的中國東方鐵路(簡稱中東鐵路,即今濱洲鐵路)建成,滿洲里成為這條鐵路上的重要一站。
新中國成立后,滿洲里為外貿運輸和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蘇聯援助的156項成套設備以及其他物資從滿洲里順利進口。據滿洲里火車站的歷史資料顯示,滿洲里站1951年進口貨物51.5萬噸,出口貨物20.4萬噸,到1952年進出口貨物量雙雙突破114萬噸。1955年進出口貨運總量達470萬噸,創當時的歷史最高水平。
改革開放讓滿洲里迎來更快發展。1985年,滿洲里市獲批成為甲級開放城市,1992年成為國家首批沿邊開放城市之一,與深圳并列為國家優先發展的兩大口岸。
后來,隨著對俄貿易的迅猛發展和口岸運輸能力的不斷提升,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迅猛增長,貨物大多為原油、煤炭、金屬礦石、木材、化肥等重要物資,有力支持了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00年,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達到542.4萬噸,首次突破500萬噸,2003年實現1003.3萬噸……
如今依舊汽笛轟鳴、車輪滾滾。一列列從中國多地駛來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在滿洲里口岸“歇腳”后,踏上遠赴歐洲的上萬公里旅程。
2013年9月,滿洲里站開行第一列蘇州至華沙的“蘇滿歐”中歐班列,拉近了中國與世界主要消費市場的距離,為眾多企業開辟一條高效、便捷對接歐洲市場的物流新通道。此后,經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數量逐年遞增。
由于滿洲里連接西伯利亞大鐵路及中國東北鐵路網,貨物運輸向西可達歐洲,向東通過港口可抵達日本、韓國,交通十分便捷,如今已成為中歐班列東通道的重要節點。
目前,經滿洲里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運行線超過50條。進出口貨物品類也日益豐富,包含日用百貨、電氣產品、工業機械、金屬、化工和農副產品等多個品種。國內主要集貨地涵蓋天津、長沙、廣州、蘇州等城市,出境班列可到達荷蘭、德國、波蘭、捷克、比利時、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出口地包括漢堡、華沙、馬拉舍維奇、明斯克、莫斯科、葉卡捷琳堡等城市。
除鐵路口岸外,滿洲里公路口岸也在對外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以來經滿洲里公路口岸出口的整車超過6000輛,較去年大幅增長。”海關物流監控科工作人員嚴亞飛說,這些中國制造的整車沿著亞歐大陸通道一路向北,抵達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現代邊城氣息浪漫
擁有15萬常住人口的滿洲里,雖地處草原腹地,但其濃郁的現代城市氣息與周邊草原風貌形成強烈對比。
大街小巷,俄式建筑林立,尖頂的樓房頂部大多為紅色或藍色,商店招牌印有中、俄、蒙三種文字。在城市西北部,一處充滿童話氣息的套娃廣場引人注目。套娃在俄羅斯是一種民間木制玩具,而在滿洲里卻變成一種建筑形式。
坐落在套娃廣場上的一家酒店,擁有套娃造型的外觀形象、歐式風格的建筑底座、中心通透的內部結構,外觀萌態十足,內飾精美別致。套娃廣場上還有200個描繪世界名人和代表不同國家形象的小套娃,以及30個表達友誼、關愛和祝愿的俄羅斯復活節彩蛋。
套娃廣場西鄰蔚藍色外墻的藝術博物館,館內不同年代的油畫、雕塑、水晶制品琳瑯滿目。城市東部的小山丘上,則坐落著名為婚禮宮的哥特式建筑。站在這里眺望,城市一覽無余,特別是夜幕降臨后,整個城市燈火璀璨,格外迷人。
滿洲里市區向西8公里處,就是中俄兩國鐵路連接點。這里佇立著青灰色花崗石的“門”字形建筑,是滿洲里第五代國門。
因滿洲里先有鐵路后有城,火車頭成為這座城市的象征。火車頭廣場位于國門旁,廣場上停放著一輛古老的蒸汽機車車頭。
滿洲里市居民董艷告訴記者,隨著中俄民間交流的深入,一些本地人從俄羅斯飲食文化中吸收營養,在大街小巷開設了很多俄式西餐廳,啤酒、紅腸、俄式面包等也常見于本地人的餐桌。
疫情發生前,滿洲里定期舉辦中俄蒙國際旅游節、冰雪節暨美麗使者大賽、國際文化藝術節等節慶會展活動,為中俄蒙三國互貿通商、文化交流搭建平臺,讓海內外客商和游客流連忘返。
滿洲里市還不斷完善區域協調聯絡機制,中俄滿洲里—后貝加爾邊疆區定期協調會議機制被譽為中俄邊境地區合作典范。
滿洲里市旅游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黃偉介紹,雖然疫情下無法開展跨境旅游,但滿洲里市通過相關協調會議機制,為完善疫情后邊境、跨境精品旅游線路做準備,比如打造滿洲里—赤塔—烏蘭烏德—貝加爾湖自駕游等線路,完善滿洲里至后貝加爾斯克、紅石、博爾賈1日至3日游線路,增加文化體驗內容,包括后貝加爾斯克博物館、紅石民俗體驗、博爾賈地方志博物館等。
向北開放縱深發展
一些長期生活在滿洲里市的俄羅斯人,也折射著這座邊境城市的開放包容與獨特魅力。今年33歲的俄羅斯人愛德華2018年來到滿洲里,在一家餐廳負責制作別具特色的俄羅斯美食,他做的列巴、烤牛肉、奶酪包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品嘗。
愛德華在中國度過的每一天都快樂而充實。工作之余,他特別喜歡騎行,在邊城滿洲里的大街小巷,時常能夠看到他騎車快速駛過的身影。在中國生活的日子里,愛德華不僅掌握了簡單的漢語,還喜歡上了中國文化。與朋友們一起品茶、吃中餐,是他最放松的時候。每當和遠方的家人通話時,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在中國挺好的!”
疫情發生前,很多俄羅斯客商每天往返于中俄之間做生意。每天上午,他們提著大包小包來到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區銷售俄羅斯特產,下午再返回。這些被稱作“背包客”的俄羅斯人以邊民身份參與互市貿易。
疫情發生后,口岸旅客通道暫時關閉。雖見不到“背包客”的身影,但滿洲里中俄互貿免稅區在遵守有關規定前提下,采取分時、分段、限流等方式,面向國內經營者和消費者有序開放。
在互貿免稅區經營進口手工藝品精品店的維多利亞也是長居中國的俄羅斯人。她雖經歷了開店以來少有的慘淡,但依然相信在強有力的防控措施下,滿洲里將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生意也會有所起色。
2011年,維多利亞來到滿洲里市定居,2016年在免稅交易區開設店鋪,與丈夫尹訓沖主要銷售產自俄羅斯的手表、皮具以及瓷娃娃等特色商品。
“以前每年5月到10月特別忙,很多游客來這里購物消費,最忙的時候連吃午飯都顧不上。”維多利亞說,她憑借會說中文的優勢和店鋪中的特色商品,吸引了不少購物者。她還積極參加中國各地展銷會,將俄羅斯特色產品推介給更多顧客。
“疫情下,我們想出些新的經營思路。”尹訓沖說,他們想把主營的俄羅斯進口手工藝品搬到網上展示,再講講他與妻子的跨國婚姻故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前,滿洲里市在全力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充分發揮口岸優勢,推進向北開放縱深發展。
呼倫貝爾市委常委、滿洲里市委書記馬強表示,滿洲里市將積極融入服務“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速構建互聯互通、深度開放、邊腹一體的口岸對外開放新格局,打造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支點。加強口岸通道建設,加快建設中歐班列集拼集散中心,加大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構建安全高效口岸大通道。
他還表示,當地將推動開放平臺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鐵路專用線建設,推動綜合保稅區、互市貿易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資源共享、聯動發展。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不斷拓寬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和國內腹地城市的合作領域,為內蒙古建設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近日在廣西、寧夏、新疆等多地調研發現,部分電商平臺上農產品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亂象層出不窮,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困擾,也影響電商平臺商戶的經營秩序。
“傻大黑粗”——仍是不少人對東北工業的陳舊印象。殊不知,近年來在這些“綠色”領域里,一直不乏東北企業的身影。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