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涉農主體融資需求期限短、頻率高、數額小、不確定性大,金融機構不愿貸、不敢貸的局面長期存在。在這種背景下,2021年山東省涉農貸款實現了新突破:涉農貸款余額達3.24萬億元,占全部貸款的比重超30%;有貸戶數同比增長高達32.8%。
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日前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山東省涉農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3081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農戶貸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18.2%和14.8%,分別高于全省全部貸款增速4.8個和1.4個百分點,均跑贏了全部貸款增速。
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去年山東涉農貸款增勢良好,尤其是余額占比、有貸戶數同比增長這兩個指標表現突出,均達到了30%以上,這說明金融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這既與山東持續完善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金融供給體系密切相關,也是山東最大程度釋放政策聚合效應的結果。
政策聚合方面,山東多個相關部門出臺金融支持鄉村產業振興、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金融農擔融合支持鄉村振興、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等多項政策舉措,引導金融資源下鄉,提高涉農主體金融可得性。去年7月1日起施行的《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也要求,縣級以上政府應引導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依法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鼓勵其在業務范圍內為鄉村振興提供信貸支持。
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用好用足貨幣政策紅利,去年全年累計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超1800億元,通過第三方質押模式、強化央行內部(企業)評級等舉措,實現了對251家地方法人銀行再貸款支持的全覆蓋,激勵金融機構加大產業振興信貸支持,擴大直達涉農主體優惠利率貸款規模。去年末山東省“央行資金產業振興貸”余額達到1418億元,較年初增加973億元,獲貸主體增加了17萬戶。
針對涉農主體缺抵押、少信用的現實,山東還構建農政銀擔保精準合作機制,通過“抵押質押+中介擔保+風險補償+保險增信”等多重方式,實現“農戶能貸、銀行敢放”,促進涉農信貸供給。山東省農擔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山東省新增農業信貸擔保貸款8.3萬戶、530億元,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同比增長104%,擔保放大倍數13.6,均居全國首位。
在強力政策引導下,山東不少金融機構在產品創新、渠道拓展、服務優化等方面進展明顯,“農耕貸”“惠農e貸”“家庭農場貸”“新型職業農民貸”等專屬貸款產品助力涉農貸款實現增量擴面,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金融供給體系得到持續完善。去年山東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1371.5億元,支持主體7.1萬戶,其中首貸戶3.2萬戶。
山東省農信聯社是山東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資金規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已形成五大系列59款鄉村振興信貸產品體系。山東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孫開連說,截至去年底,山東全省農商銀行涉農貸款余額達8613.2億元,較年初增加近600億元,凸顯了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
提高涉農主體建檔面和授信覆蓋率,是解決農戶抵押物少、缺擔保的有效途徑。山東在全省推廣以金融科技為支撐、以文明信用創評為基礎、以普惠金融為目標的“無感授信”利民惠農服務模式,實現了普惠金融“廣覆蓋”。如青州農商銀行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完成了783個村莊的授信工作,其中100個示范村中可貸農戶授信覆蓋面達到100%。截至2021年末,已累計為34.37萬居民授信196億元,人均授信額度5.7萬元,約占全市適齡授信人口的72%。
山東還通過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加強農村金融供給。臨沂市是全國首批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在創建一年多時間里,就在涉農抵質押物創新、特色農業保險發展、涉農信息共享共用等方面推出了一批改革舉措。“去年臨沂市涉農貸款余額3119.7億元,新增涉農貸款比重達到了39.1%,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農業保險保費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40.79%;賠付支出4.58億元,同比增長24.08%。”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坤道說。
不僅如此,臨沂市還搭建起集“金融服務+信用服務+數據服務”于一體的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綜合信息平臺,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和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目前全市已有75家機構在平臺上線360個金融產品,累計對接發放貸款35939筆、金額141.07億元。
“萬物皆可盲盒”。當下,購買、分享盲盒成為青少年群體的消費新風潮,但過度的“盲盒熱”也引發過度消費、商品溢價、攀比浪費等亂象,商家利用的正是青少年群體的獵奇心理。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