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奧運健兒腳上的發熱襪,大到飛馳的冬奧列車……正在舉辦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除了東北運動員的亮眼表現和富于感染力的東北話,“科技元素”里的東北制造也備受關注。
擁有深厚裝備產業優勢的東北,緊抓北京冬奧會機遇,將優勢延伸至冰雪產業。政府支持,政策助力,不斷增加創新能力,東北正借著冬奧會之勢,興冰雪裝備之器。
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機器人生產車間。(采訪對象供圖)
“東北制造”頻頻亮相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最后一棒火炬留在火炬臺“大雪花”中心。伴隨音樂,主火炬緩緩升起……電視屏幕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蘇彥慶看到一切順利后,松了口氣,不禁鼓起掌。
最后一棒就是主火炬!這一創意驚艷世人,但卻給研發團隊出了不少難題。主火炬要提高藝術性,減少重量,還要保持穩定性,對材料的要求極其嚴格。蘇彥慶帶領團隊對眾多3D打印材料反復進行測試,最終攻克了諸多技術難題,成功制備出符合條件的火炬及燃燒系統,為主火炬完美綻放貢獻了一份力量!
遠在吉林遼源的劉曉輝,在觀看滑雪、滑冰比賽時,除了關心成績,還格外注意運動員的雙腳。“他們腳上穿的可能是我們研發的冰雪襪!”他說。
劉曉輝在遼源市東北襪業園研發中心工作。園區與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合作,為運動員“量腳定制”冰雪襪。選用北極絨、納米紗線等多種材料,讓襪子實現自發熱功能,與同類型襪子相比增溫能力更強。團隊還在結構和造型上下功夫,讓運動員感覺更舒適。隨著比賽拉開帷幕,他感到自豪的同時,更期待賽后反饋,進而不斷改進。
在舉辦高山滑雪等比賽的延慶賽區,賽場一旁,一個類似房車的“大塊頭”里,工作人員可以在工作區開展雪板打蠟作業。雪板打蠟是滑雪運動中很重要的工作,甚至會影響運動員的成績。過去我國在雪蠟車研制領域處于空白。冬奧會前,遼源市汽車改裝有限公司勇擔重任,用不到三個月時間完成了研發制造。為了保障雪蠟車出色完成工作,公司還派送了四名維修工人,實時待命,做好運行保障。
智能的比賽場館“冰立方”,紅色耀眼的雪車,運動員腳踏的冰鞋……眾多設備產品背后,都刻著“東北制造”的烙印。一位網友的話引發眾多點贊,“咱東北不僅輸送運動員,制造各種酷炫設備也不在話下!”
東北元素身后的創新印記
為何東北元素在冬奧會上頻頻出現?
部分參與到冬奧會設備產品研制的企業告訴記者,這離不開東北在裝備制造產業上的深厚底蘊。東北被譽為新中國的“工業搖籃”,隨著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實施,更多東北企業抓住了機遇,將裝備制造業的領先優勢延伸至冰雪產業。
“冬奧會在家門口舉辦,給了我們很大鼓舞。”出生于體育世家的李向東擁有敏銳的市場意識,曾經是一名花樣滑冰運動員的他,創立了哈爾濱乾卯雪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隨著北京申辦冬奧成功,他將注意力投向了冰雪裝備。他的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采用先進的航天復合材料和多項航空設計技術,為專業競技級滑雪比賽設計新型滑雪板。與國外動輒上萬元的雪板相比,新型雪板預計售價在萬元以內,降低了運動員的訓練成本。
為了更加高效完成研發工作,很多東北企業選擇走出去,通過開放合作取得成功。研發主火炬的蘇彥慶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哈特三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攻關,充分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實現了突破。面對幾乎為零的數據積累,中國一汽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攻關,打造國產雪車,收獲了“大國名片、外觀驚艷、快如閃電、身輕如燕、堅如磐石”的美譽……
這些企業無一不流淌著“創新”血液。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與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黑龍冰刀、天行健數字滑雪等企業一系列產品需求對接,通過校企合作,實現了產品快速研發和升級換代。
“東北制造”未來可期
賽場上,比賽如火如荼開展,冬奧健兒不斷傳來佳績。賽場外,東北黑土地上,一些冰雪裝備企業正加緊開工,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提供設備保障……冰雪產業發展勢頭一片大好。
“眾多東北元素服務于冬奧會。但總體來看,東北的冰雪裝備制造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具有很大潛力。”黑龍江天行健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哈爾濱市體育產業協會會長田明珠說。
多位東北裝備制造企業的負責人坦言,由于我國冰雪裝備制造產業起步晚,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產品市場規模不夠理想,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競爭力低,整個產業尚處于低端,沒有形成足夠成熟堅韌的產業鏈。
有業內專家也提出,企業的市場意識仍需提高,要不斷提高自身拓展市場的能力。
從國家到地方,已經意識到冰雪裝備制造產業具有廣闊的前景。國家有關部門已印發《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作為冰雪大省,東北各省已經開始布局。吉林省出臺《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吉林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打造“3+X”全產業鏈發展新路。黑龍江省印發《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明確發展冰雪體育裝備制造業,打造國家冰雪體育裝備制造基地。
“打造冰雪產業,需要營造良好的集群式發展環境。”田明珠說。吉林、黑龍江都在進一步加強冰雪裝備產業園區建設,一方面引導省內重點制造企業發展冰雪智能裝備,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增強科技研發能力,健全產業鏈條。另一方面引入國際冰雪裝備品牌、產品和技術資源,加大國際合作。
借助冬奧會的東風,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鞠培鴻信心滿滿。眼下他正在招兵買馬,加大冰雪產品設計人才引進力度,招聘更多高層次人才,提升冰雪裝備產業質量。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姚毓春說,應積極承辦國際性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高層論壇、博覽會,加強對冰雪裝備器材企業和品牌的全方位推介,讓更多目光關注到東北冰雪裝備制造業。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