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麗經濟”近幾年迅速崛起,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據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上半年,我國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為2071億元,同比增長8.6%。據艾媒咨詢的數據,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2023年預計將突破5100億元。
作為化妝品產業大省,廣東化妝品生產企業超過3000家,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數量超過8000家,均位居全國第一,其中民營企業占絕大部分。記者深入探尋民營化妝品企業悄然崛起的“美麗新力量”,看廣東化妝品產業集群如何由“大體量”向“高質量”轉型,進一步助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效激發消費新潛能。
顧客在日本東京銀座的一家商場選購中國彩妝品牌。近年來,中國彩妝產品在日本市場銷售勢頭旺盛,日本從中國進口彩妝等化妝品數量快速上升。新華社記者 鐘雅 攝
新銳又精專 傳統行業的“全鏈轉型”
布局中美澳三地研發系統,建設四家智能生產基地,廣州環亞化妝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化妝品制造已實現全流程自動化;包括提取白參菌做護膚原料、利用繡線蟲監測性能等,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建基礎研究中心,專利技術超過120項……
這些都是廣東省化妝品企業創新能力日益提升的縮影。從代工開始到快速發展,廣東加大研發創新,一大批化妝品生產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有一大批企業率先實現了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廣東化妝品產業起步早,市場經濟活躍,產業基礎扎實,具備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江效東說。目前這里已形成以化工原料、包裝材料生產與供應、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品牌策劃與傳播、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具體類目上看,在彩妝類、防曬類、淋洗類、面膜類等化妝品中,國產品牌已占主導地位,廣東出品表現亮眼。
不可忽視的是,作為產業鏈的上游,也是化妝品的核心,原料曾一直面臨大部分依靠進口的局面。憑借內生轉型動力,已有企業開始沖破國際化工巨頭的原料壟斷,在部分細分領域上“彎道超車”。
作為國內表面活性材料的龍頭企業,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開拓日化新業務。“2019年至今,我們日化板塊營收以4%的年復合率穩步提升。”天賜日化材料副總經理孫吉龍說,“我們擴大相關布局,希望在細分賽道上開辟新板塊,創造新增量,讓更多企業能用上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化妝品原料。”
我國“美麗經濟”整體崛起。據海關統計,我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出口近五年來呈穩步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我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累計進口額為661.85億元,同比下滑8.7%。與之相對,這類產品同期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32.5%,達209.07億元。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茂春認為,這類產品進口趨勢與國內化妝品零售走勢基本相同。我國化妝品企業依靠長期的積累和積極創新已經嶄露頭角,有能力與諸多海外品牌同場競技,并逐漸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溫柔且強大 國潮美妝的“內外兼修”
故宮口紅、國畫彩妝盤……一批中國彩妝品牌掀起國潮風。“中國妝”開始火出圈,不少國外消費者認為其妝容沉穩颯爽、端莊大氣。媒體報道稱,現在日本美妝大師追捧中式妝容,而過去時尚之風通常是從日本吹向中國。
回顧歷史,自“焉支”,到“粉敷面”“黛面眉”“花涂甲”,取自鐘靈山河,花草凝脂入粉……中國美容化妝史綿延數千年,有天然、綠色等特點。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統計,中國已使用3400多種化妝品用植物原料,在目前已備案的國產普通化妝品中,含植物原料的占總數的八成以上。
“中國特色植物資源是一個寶庫,找準技術切入口,能發揮出極高的產業化潛力。”廣東省化妝品質量管理協會秘書長杜洪說,“隨著消費者追求天然、綠色等趨勢,未來植物資源化妝品及其植物活性成分將是熱點。如果能進一步講好中國化妝品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故事,有利于中國成分迸發新活力。”
廣東已有不少化妝品企業在“文化+科技”的雙驅動下,在“內外兼修”之路快速前進。環亞近年來開發了不少中草藥護膚品牌,公司副總裁陳亮說,“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配方、養膚理念、東方審美等等,是國貨品牌取之不盡的資源寶藏,我們一直在探索用古老的原料結合現代的工藝,開展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和應用研發。”
同樣看好草本配方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力量的,還有品牌名取自二十四節氣“谷雨”的廣州谷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群平均不到27歲,本科及以上學歷占七成的年輕人匯聚,找到以科學方法提取光果甘草等植物的有效成分進而產品創新的路徑。2016年才創立的這家企業,2022年營收超過20億元,今年目標是突破30億元。
“我們的產品很受年輕人喜愛,用戶基本為95后、00后,我們這一代人有足夠的文化自信,讓東方植物展現出溫柔又強大的力量。”谷雨聯合創始人林雨汀說,“發現、發展、發揚中國地域獨特植物資源,是未來中國護膚品品牌崛起并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根本。”
廣東藥科大學黨委委員曹華認為,進軍國際市場時更應講好中國美妝的文化與科技故事。“立足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化妝品品牌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文化價值;在符合個人感情訴求與文化習慣下,提高國際消費者對品牌文化的認同和擁護,提高產品辨識度和附加值,借助中國元素建設國際化特色品牌。”
監管加服務 政企合力的“品牌培育”
在化妝品大省廣東,有3000多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國產特殊化妝品注冊品種約1.2萬個,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品種約88.6萬個,均位居全國第一,民營企業占絕大部分。其中,化妝品生產企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仍有生產質量管理水平不齊、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在每年對化妝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中,一些小企業被監督檢查發現生產質量管理違規問題。
提升整體化妝品生產企業生產質量管理能力,良好的法律環境和政策環境必不可少。《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年版)》……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行業相關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功效評價規范與技術標準等等,以國家藥監局為主力整合資源,逐漸建成化妝品監管體系。
國貨美妝發展環境愈發規范良性,產業駛入快車道。“現在監督管理更規范,有利于優勝劣汰,推動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廣東省化妝品學會副秘書長袁曉春說,“新規下化妝品備案要提供相關依據,促使企業做出相應部署,如加大新品開發、完善相應檢測、改進生產工藝等,不僅提高了企業效率,管理也更順暢。”
“隨著化妝品行業規范化、合規化發展,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入局標準。”林雨汀說,“這對我們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相信修煉好‘內功’,不斷提升自身的科技實力和文化實力,將能迎來更大發展。”
“最好的監管是促進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我們以改革創新來促進產業良性發展。”江效東說,《廣東省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更多措施提供政策支撐和方向指引。目前,廣東省藥監局著手成立化妝品品牌培育工作專班、籌劃化妝品品牌推廣文化節、打響“粵妝甄品”標志……讓更多的“監管+服務”為化妝品產業注入更多新活力。
?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