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喂料系統實時感應料盤余量并自動打料傳輸,自動飲水系統保證雞隨時喝到干凈衛生的水;分布四周的傳感器自動采集養殖場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等指標,一旦遇到高溫天,通風、水簾系統將自動轉換模式……清晨時分,福建圣農集團光澤基地油溪養殖場內,一群長著“中國芯”的白羽肉雞雞仔開始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炸雞柳、烤雞翅、雞腿漢堡……雞肉是我國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二十世紀80年代,白羽肉雞開始進入我國市場,憑借飼料轉化率高、生長速度快、生產效率高等優勢,它很快占據了我國肉雞市場的半壁江山。
然而,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白羽肉雞育種一直被部分歐美國家企業壟斷,國人餐桌上的白羽肉雞還完全需要依靠進口的種雞繁育。
吃雞被人“卡著脖子”,令不少業內人士如鯁在喉。圣農集團首席育種專家肖凡說,由于種源受制于人,國外企業完全掌握祖代種雞的定價權,雞苗價格由最初的每羽5美元上升到40美元以上,企業沒有任何議價空間。“有些年份,國外企業由于自身產能過剩,一年輸送過多祖代種雞,造成我國白羽肉雞嚴重過剩,第二年全行業虧損100多億元。”
研發白羽肉雞“中國芯”迫在眉睫。在圣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看來,養殖白羽肉雞沒有原種,僅靠外國人,即使規模再大也會倒閉,行業也看不到未來。2011年,圣農集團啟動白羽肉雞育種工程。2015年,在經過4年周密調研、收集育種素材后,圣農集團冒著被斷供停擺的風險,開始在遠離人煙的光澤縣寨里鎮大青村秘密研發白羽肉雞育種技術。
然而,圣農集團自主培育原種雞的消息,幾年后,還是被歐美育種企業發覺。2019年3月的一天,兩位國外供種公司的商務代表“闖”進圣農集團總部,威脅稱:如不停止研發,立馬斷供種雞,并要求“30分鐘內給出回應”。
“現在不從國外引,有沒有問題?”“10年、20年后,不從國外引,有沒有問題?”……傅光明當即給肖凡打電話,詢問自研白羽肉雞配套系能否完全替代對方產品。在得到肯定答復后,傅光明毫不猶豫地向國外供種公司代表下了“逐客令”。
2021年底,在廣大科技人員和育種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圣澤901”“廣明2號”“沃德188”三個自主培育白羽肉雞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結束了種源全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從此,中國人真正實現了“吃雞自由”。
截至2023年底,圣農集團自主培育的“圣澤901”已累計推廣父母代種雞雛超過2500萬套,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傅光明說,未來將繼續在育種領域不斷突圍,培育出綜合效益更高的配套系,不僅要讓國人實現“吃雞自由”,也要讓產品乘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向國際市場。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