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過田間,層層麥浪翻滾。孟夏時節的關中平原,進入了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機收時刻。收割機往返穿梭的場面,在田間隨處可見。
位于秦嶺腳下、神禾塬上的萬畝優質糧食生產基地,是陜西全省每年較早“開鐮”的機收糧田之一。當記者來到這里時,幾十臺聯合收割機錯落有致地散布田間,為即將開始的夏收進行著最后準備。
“去冬今春,風調雨順是歷年來少有的。前期進行的田塊測產也表明,只要機收減損措施到位,畝產有望達到近四年來最高水平。”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強,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泛黃的麥田,一邊與記者攀談起來。
薛強告訴記者,神禾塬所在的西安市長安區王曲街辦江兆村,是陜西省糧食(小麥)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區所在地。“一萬多畝的連片麥田,立足于高質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目標,是重點推廣新優品種、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省工栽培模式的示范基地。”
隨手掐起幾株麥穗,看著飽滿的顆粒,薛強說,他們合作社種植的一萬多畝小麥,去冬播種時,全部采用了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培育的品種“西農733”。“這個品種耐旱、耐寒,抗倒伏,抗病性強,是以神禾塬為代表的西安及周邊地區小麥的優播品種。因為此前試種后產量不錯,我們決定,從去年開始大范圍播種。”薛強說。
隨著隆隆的機器聲響起,神禾塬上的機收正式開始。片刻工夫,一大片麥田就完成了收割。一畝麥田的產量究竟幾何,核心數據才是關鍵。“今年夏收時的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這三個關鍵指標,分別為40萬穗、40粒、43克。這樣算下來,平均畝產超1100斤不成問題,個別田塊畝產可達1200斤。”薛強說。
據了解,神禾塬位于長安區南部古樊川和御宿川之間,是“八水繞長安”滈河與潏河的分水嶺,土壤肥沃,歷史上就是小麥高產區。西安市長安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群峰說:“隨著神禾塬‘開鐮’,‘三夏’也在長安全區全面展開。今年,長安區小麥種植面積24.63萬畝。經過測產,今年小麥平均畝產可達360公斤,較上年增產7.9公斤。近400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將在未來10天抓緊機收進程,爭取顆粒歸倉。”
記者從陜西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陜西全省小麥機收面積超1400萬畝,隨著“三夏”全面展開,陜西各夏糧主產區緊盯“收割、運輸、晾曬”環節,將通過采取壓降機收損失率、提早配套晾曬場地等舉措,爭取使小麥總產穩定在420萬噸以上,確保夏糧豐產又豐收。
長期以來,兩大沙地中較容易治理的地方大多已得到基本治理,目前剩余的多為立地條件差、治理難度大的“硬骨頭”。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