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資金的價格,決定著資金的流向,從而決定金融資源配置的流向。可以說,利率市場化是經濟金融領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
從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到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機制持續完善、報價行不斷擴容……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抓住貸款利率這一“牛鼻子”,引導實體融資利率下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兩軌合一軌”意義重大
當下,企業、居民與銀行簽訂的絕大多數貸款合同,貸款利率都由對應期限LPR加點或減點的形式約定而成。時間回溯到五六年前,LPR還遠沒有今天這么為大部分人所熟知。
實際上,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銀行貸款是社會融資最重要渠道。在LPR形成機制改革之前,雖然伴隨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我國的貸款利率上、下限已經放開,但銀行貸款定價仍主要參考貸款基準利率。
貸款基準利率由中央銀行確定并宣布,具有較強行政色彩,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趨勢,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存在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并存的“利率雙軌”問題。特別是個別銀行通過協同行為以貸款基準利率的一定倍數設定隱性下限,對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形成了阻礙,是市場利率下行明顯但實體經濟感受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9年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啟動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后,所有貸款定價均需錨定LPR。從報價規則看,LPR為政策利率、即MLF(中期借貸便利)加點形成,貸款利率則參考LPR加點定價。其中,MLF為市場招標形成,LPR加點及貸款利率加點部分分別由報價行及各家銀行自主決定,市場化程度更高。”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LPR市場化程度更高,更能發揮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
以改革促利率下行成效明顯
LPR形成機制改革完善以來,我國利率傳導機制進一步打通,“政策利率(MLF)→市場基準利率(LPR)→市場利率(貸款利率)”傳導的利率體系基本建立,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利率與LPR同向聯動。
梁斯表示,LPR已逐步取代貸款基準利率成為商業銀行FTP(內部轉移定價機制)的主要參考基準,商業銀行FTP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
在LPR改革帶動下,金融機構信貸利率持續下降,企業融資成本連創新低。
這從以下數據可見一斑:2024年6月20日,最新一期LPR為1年期LPR3.45%,5年期以上LPR3.95%,比2019年8月20日的4.25%和4.85%分別下降80個和90個基點。今年5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分別在3.7%和3.6%左右,分別較LPR改革前下降約1.6個和1.9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企業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已進入“3”時代,與國際主要經濟體相比,處于較低水平,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利率環境。“融資成本近兩年呈下降趨勢,減輕了企業財務負擔,有助于生產經營的恢復和擴大生產。”陜西寶雞市鑫諾特材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曹一帆表示。
市場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
時至今日,LPR形成機制還在不斷完善之中。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對場內外LPR報價行進行了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調整了LPR報價行,報價行總數由18家升至20家。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舉措意味著LPR報價行覆蓋面進一步擴大、LPR報價的基準性進一步提升。“未來可考慮進一步適當增加報價銀行數量,將報價銀行提高到24家,從而降低單個報價銀行報價的權重。”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展望未來,作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LPR形成機制將繼續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更加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不久前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持續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針對部分報價利率顯著偏離實際最優惠客戶利率的問題,著重提高LPR報價質量,更真實反映貸款市場利率水平。
梁斯認為,LPR報價質量的改善依賴于市場化程度的穩步提升,這需要報價行進一步做好自身的資產負債管理,更加充分反映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以不斷改善報價質量,提供更加準確的利率信號。
董希淼也表示,下一步,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創新政策工具,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提升貨幣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精準性,逐漸由相機抉擇過渡到規則式調控,促進金融調控體系更加科學穩健,更好地服務經濟持續回升和高質量發展。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