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引世界矚目。
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寧波等城市備受矚目,有一個鮮被提及的城市默默地做了一個重大規劃。
這個城市就是有著“一點居中、兩帶聯動、十字交叉、米字交匯”區位優勢的江蘇常州。“十四五”剛剛開局,她亮出了自畫像: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這個中軸,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中軸,而是交通、創新、產業、生態和文旅五個定位的中軸所在。
以五個中軸為依托,打造科技創新中心、現代物流中心、休閑度假中心,不斷提升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統籌發展和安全示范區,凝練為常州的“532”發展戰略。
“勇爭一流、恥為二手”的常州,有何實力集聚高端要素打造長三角的五個中軸?
常州軌道交通產業展示館里的和諧號機車模型。記者 程子龍 攝
“揚長補短”:為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提供有力支撐
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常州交通建設迎來歷史機遇期。但要建設長三角交通中軸,常州市有優勢也有短板。
常州位于長三角幾何中心,處在長三角橫軸和縱軸的交匯點上,具有“一點居中、兩帶聯動、十字交叉、米字交匯”的區位優勢。
東西方向,常州位于滬寧走廊并與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南北向處于江蘇省中軸區位,并且避開太湖的天然阻隔,充分具備爭取戰略資源、構建南北向通道的優勢條件,具有打造長三角交通中軸的基礎與潛力。
在交通運輸設施齊備方面,常州公鐵水空一應俱全,綜合交通體系已經形成。目前已建成“四橫一縱”鐵路網絡,四橫為京滬高鐵、滬寧城際、京滬鐵路和寧杭高鐵,一縱為新長鐵路。常州國際機場為4E級軍民合用運輸機場,機場旅客年吞吐量在2019年就突破400萬人次。
有優勢也有短板。常州市地理位置上雖然作為滬寧通道的中間點,但受到上海南京兩極的輻射擠壓,經濟腹地范圍較小,自身集聚和輻射作用有限,在區域中陷入了是“中”不是“心”的中位困局。隨著以上海為中心的產業梯度轉移,臨近上海的經濟發達城市增長加速,常州市與其差距進一步拉大。
此外,欠缺區域南北向通道是常州存在的最大短板。從1999年江陰長江大橋建成通車,長江兩岸蘇州、無錫、鎮江、南通、泰州、揚州等城市陸續在其境內建成了跨江大橋,唯有常州尚需借道跨江,南北天塹尚未突破。雖然常泰大橋已經開工建設,但尤為緊迫的是要爭取縱貫南北的國家級鐵路干線。
如何進一步提升常州市作為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以增強輻射能力、拓展經濟腹地,為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常州制定了補縱向通道短板、強橫向通道長板的交通建設策略。
在加快補縱向通道短板上,加快推動鎮宣鐵路、常泰鐵路、鹽宜鐵路三條高速鐵路和丹金杭高速公路、靖澄常宜高速公路等大通道開工建設。常泰鐵路已正式納入《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并明確為“十四五”期間實施項目。該鐵路自北沿江鐵路泰州南站引出,經常泰大橋過江,后沿江宜高速通道往南,在西太湖地區設置常州南樞紐,向南與鹽宜鐵路并軌,往宜興、杭州方向。常泰鐵路建成后將成為長三角中軸的重要高鐵通道,向北對接山東半島及京津冀經濟圈,向南對接杭州都市圈及海西經濟圈。
同時,有序推進常泰大橋、溧寧高速等在建工程加快建成通車。常泰大橋是一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干線鐵路“三位一體”的跨江大橋,已于2019年1月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常泰高速公路也已于2021年3月份開工。
不斷做強橫向通道長板是打造交通中軸的重要舉措。常州市正在加快推進蘇錫常城際、312國道東段快速化工程等項目開工建設。蘇錫常城際鐵路定位為城市群城際鐵路,是區域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將有效支撐常州市城市空間拓展。
加速推進南沿江鐵路建成通車是發揮優勢的另一抓手。自2019年9月南沿江城際鐵路全面開工以來,常州段累計完成投資128億元,占總投資的64%。南沿江鐵路建成后,金壇和武進將邁入高鐵時代,這將進一步加強常州與沿江城市聯系,形成通往上海浦東地區的高鐵通道。
未來五年,常州將在交通方面投資2000億元以上,實現3小時通達全國重要城市、2小時通行全省、1小時暢行都市圈的夢想,為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貢獻有力支撐點。
打造五位一體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常州早已發力奠定其創新中軸樞紐地位,目前已擁有了一大批一流創新企業。
總部設在常州金壇區的中航鋰電是目前江蘇省唯一集研發、智能制造為一體的動力電池制造企業,注冊資本128億元,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裝備電源等領域。該企業2020年獲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獨角獸企業。中航鋰電在行業排名、市場份額、產品力、客戶忠誠度和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進入了頭部企業。數據顯示,中航鋰電2021年1-5月裝機量2.92GWh,中國品牌前三,市場份額達7.1%,同比增長595%,在動力電池頭部企業中增速第一,后發優勢明顯。
常州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497家;獨角獸(含潛在)企業15家、瞪羚企業157家。擁有18家全國單項冠軍企業、2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122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企業上榜中國企業500強,7家企業上榜民營企業500強,12家企業入榜制造業民企500強。
不僅擁有一流創新企業,常州的創新產業更是令人側目。
制造業基礎好、門類全、韌性強是常州創新產業的特點。2020年,工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型碳材料產業入圍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目前,常州上市企業已達到79家,隱形冠軍企業200多家。
擁有一流創新園區是常州確立創新中軸的第三把殺手锏。通過國家創新型城市和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常州形成了“一核兩區多園”的創新布局。
2020年,“創新之核”常州科教城被評為卓越創新創業園區。常州、武進兩個國家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最新排名分別列第23和38位。溧陽高新區、西太湖高新區分列省級高新區排名第1和6位。金壇華羅庚高新區獲省政府批準建設,天寧、鐘樓正積極爭創省級高新區。擁有常州經開區軌道交通、鐘樓區輸變電等17家省級科技產業園,全域聯動創新格局日趨完善。
常州市的開放創新仍在持續發力。
作為開放創新合作橋頭堡,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在全國中以合作領域內保持合作機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個領先”,已集聚以色列獨資及中以合作企業135家,促成中以技術合作項目37個。
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更是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等核心創新產業的集聚。
此外,中歐(常州)國際合作產業園、中瑞(常州)國際產業創新園、中日(常州)合作產業園被認定為省級國際合作園區。
常州建立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創基金+人才集聚”五位一體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并形成了以“創新鏈與人才鏈雙向融合”、“產業鏈與資本鏈雙輪驅動”為特征的常州創新生態模式。
國際化智造名城將豎立全國“產業地標”
“城市競爭重歸產業主賽道”是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對發展“大勢”的重要認識。他認為,過去靠制造業贏得了“工業明星城市”稱號的常州市,未來仍需靠產業重振雄風,再創城市輝煌。
在常州市武進區國家高新區理想汽車常州基地,一位技術人員帶記者參觀了整裝車間。這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現代化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涵蓋沖壓、焊壓、焊裝、涂裝、總裝、檢測線、物流、IT等完整的整車生產工藝,設計年產能10萬輛。理想汽車的首款產品理想ONE于2018年10月發布,是一款智能電動中大型SUV,搭載了領先的增程電動技術與智能科技。2021年1-8月,理想ONE蟬聯新勢力品牌銷量前三,成為售價30萬以上,單一車型月銷量過萬的新能源車“爆款”。
理想汽車是常州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代表。2020年全市汽車產業工業總產值首次邁上千億元臺階,這是常州市裝備制造業史上誕生的第一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其中,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產值已達832億元,位居全省第三。
除新能源汽車,常州還有兩張特色鮮明的產業名片,分別是高端裝備和新材料。
常州的智能制造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農機和工程機械等多個產業或產品國內領先。石墨烯、碳纖維、碳復合材料等先進碳材料的研發應用水平處于全國前列,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被列為國家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太陽能光伏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尤其是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其綜合實力領先江蘇省乃至全國。
常州市深入實施“三位一體”工業轉型升級戰略,產業結構加速調整,產業特色優勢不斷凸顯。“十三五”末,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2.1:46.3:51.6,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十大產業鏈占比達45.5%。
除主導產業優勢,常州的產業規模總量也令人側目。
“十三五”末,常州市工業一般納稅人銷售達1.3萬億元,是“十二五”末的1.56倍;規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6%,列蘇南第一、全省第三;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0.4%,列江蘇省第二;規上民營工業占比較“十二五”末提高7.1個百分點。在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50強中,常州市位居17位,較2019年躍升6位。常州規模以上工業在國家工業41個大類中有33個,207個中類中有154個,666個小類中有424個。
常州市龍頭企業發展迅猛。2020年,常州營收超千億元企業1家,超百億元13家,超五十億元28家,超十億元、億元以上的企業分別有174家和1541家。5家企業入圍中國制造業500強,9家企業入圍全國民企500強。國內上市公司數量列全國城市20強。國家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8家、數量列江蘇省第一。
常州正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深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高標準建設長三角產業中軸。預計到2025年,工業規模總量將超2萬億元。
“一城、兩湖、三山、六廊”共筑長三角綠色人間
常州溧陽長蕩湖內,淺水綠草,湖魚嬉戲,偶有稀鳥掠起波光漣漪。
多年前圍網大密度養殖而造成的過度開發現象在這里止步后,拆網圍引導產業轉移、高標準強化生態建設已成這里新的特征。
目前長蕩湖濕地生物明顯增加,大型挺水植被覆蓋率達33.3%,沉水植被覆蓋率也達35.7%,群落結構趨于正向演替。由于適宜水禽棲居的各類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來此棲居的鳥類多達50余種,這里成為秋冬季節鳥類主要棲居區之一,長蕩湖更是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長蕩湖是常州市眾多生態綠城項目之一。“十三五”以來,常州市聚焦“生態”和“惠民”兩個方面累計完成生態綠城項目760多個,實現增核3.3萬畝、擴綠近4萬畝、聯網700公里,生態綠道、郊野公園、體育公園從無到有,城鎮公園、生態廊道、生態源從有到優,建設了環高架、三江口、皇糧浜、橫塘河、童子河、澡港河、新溝河、燕山公園、錢資湖公園等項目,改善提升了城市的休閑空間。
“十四五”期間,常州市將系統推進發展方式轉型、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與宜居城鄉建設,加快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與生態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全力推進宜居美麗明星城建設。
常州市把建設聯系江蘇“綠心”的最美廊道、溝通長江太湖水系的最美通道當作構建長三角生態中軸的重要措施。具體工程項目為點線面相結合的“一城、兩湖、三山、六廊”。
“一城”即生態綠城建設提升工程;“兩湖”即兩湖生態綠心建設工程;“三山”即茅山、瓦屋山、天目湖南山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六廊”即六大生態廊道建設工程。
此外,常州市還將重點建設沿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樣板工程、京杭大運河生態提升工程、太湖保護區生態提升工程和常泰高鐵生態走廊建設工程。
常州市還將在“十四五”期間在溧陽開展生態產品交易市場建設和天目湖流域生態產品交易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常州奧體中心(常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運河邊的“文化會客廳”和“旅游首選地”
古運河畔,夜幕降臨,秋冬之交的青果巷中依然游人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這里尋訪一個城市最溫暖記憶,也感受這里名人輩出的文化底蘊,體會常州城獨特的煙火氣息。
在青果巷文化記憶館中,“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先生的生平一直被各地游客所圍觀談論,這位早年清華國學院的導師,憑他的天賦成為中國現代音樂學的先驅。他根據劉半農的詩作譜曲而成的作品《教我如何不想她》,成為常州的文化名片。
青果巷是常州文脈之地。這條數百米的小巷,先后走出了近百位進士和上百位近現代名人,被譽為“江南名士第一巷”。
在國家5A級旅游度假區環球恐龍城,游人每天都絡繹不絕。這個“無中生有”地打造出一系列文化旅游娛樂產品的恐龍文旅集團,成功地塑造了中國主題樂園的民族品牌。目前環球恐龍城躋身全國十大熱門景區、主題公園第4名。集團總裁許曉音介紹,該集團已經啟動了常州“大恐龍園”戰略,東進、南征兩大項目雙雙簽約。其中東進項目由該集團與天寧區攜手打造,總投資60億元的“東方侏羅紀”項目將在未來驚艷亮相。
青果巷和環球恐龍城是常州文旅建設中兩個成功的點。而建設長三角文旅中軸,高標準打造長三角休閑度假中心,則需更高站位。常州市的戰略是以更大手筆構建“山水輝映、城景一體、產城相融”的發展新格局,讓常州成為長三角的“文化會客廳”和“旅游首選地”。
為實現這一目標,常州市的思路是:把4373平方公里市域范圍作為整體,系統構建“一主軸、四輔軸、六組團”的文旅發展空間體系,推動沿江、沿湖、沿山、沿運河、沿高鐵高速等集聚發展。
打造沿京杭高鐵文旅發展主軸。依托北京至杭州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有機串聯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大運河文化帶、寧杭生態旅游帶、高鐵旅游經濟帶等,建設令世人向往的山水生態風光帶、江南城鎮風貌帶、文旅產業集聚帶。
打造沿京滬高鐵文旅發展輔軸。發揮“一點居中、兩帶聯動”區位優勢,做強主題公園集群、現代文化創意、文旅綜合體等頂尖產品,搶占滬寧城市連綿帶“制高點”。打造沿大運河文旅發展輔軸、沿江高鐵文旅發展輔軸、沿寧杭高鐵文旅發展輔軸。
打造大運河-老城廂文旅組團。發展以古運河、老城廂、青果巷、焦溪古鎮、春秋淹城等為核心吸引物的城市文化旅游,彰顯具有世界風度、江南特質的深度體驗旅游目的地形象。此外,還將打造長江-新龍文旅組團、曹山-茅山文旅組團、天目湖-南山文旅組團、西太湖-長蕩湖文旅組團、太湖灣-大小椒山組團。
常州市的想法是,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讓文旅產業的戰略性支柱性地位更加鞏固。
預計到2025年,常州市旅游接待總人數將達1.12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達180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比達8.5%以上,文化產業增加值占比達6%以上,形成千億級文化產業鏈群及千億級旅游產業鏈群。
?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