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手机热产中文无码,视频人妖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日韩亚洲欧美一区,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

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滾石上山”如何積聚新動能——來自黑土地的發展報告
2022-02-08 記者 李建平 強勇 哈爾濱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給農機裝上“大腦”,讓“鐵疙瘩”學會“思考”,這些曾經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如今在黑土地上悄然實現。依靠搭載在農機上的智能裝備,農民只需一部手機便能開啟耕、種、管、收“一條龍”作業。這種高質量轉型發展思維改變了中國千百年來農耕模式,也成為黑龍江全域奮起謀振興的“密鑰”。

  作為我國重要東北老工業基地,黑龍江正處于政策疊加、乘勢而上機遇期,爬坡過坎、調整轉型攻堅期,矛盾累積、風險交織凸顯期,激發潛力、振興發展關鍵期。過去一年,面對多輪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內外風險挑戰,黑龍江堅決果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在滾石上山中努力探尋高質量發展之路。

?

  在黑龍江墾區一塊稻田中,收割機在收獲水稻。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

  做好“三篇大文章” 匯聚發展新動能

  “沒有一粒玉米可以完整地離開綏化。”這是黑龍江省綏化市玉米精深加工的宣傳語。在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產業園二期項目,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玉米深加工。綏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于凱寧說,這個產業園建成后,年加工玉米能力突破200萬噸,輔酶Q10等產品將有效拉長產業鏈條。

  距離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遠,黑龍江昊天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人頭攢動。兩家企業在產業鏈上相互匹配,昊天的產品直接通過管線傳輸到新和成生產車間,成為下一級產品原料,共同構成一條以玉米精深加工為核心的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

  產糧大市綏化地處“黃金玉米帶”,玉米年產量穩定在1000萬噸左右,從玉米到酒精、淀粉、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產品,當地圍繞玉米精深加工向下游延伸產業鏈條,深度開發“原字號”。

  截至目前,黑龍江梳理出相關“原字號”企業1800多家,主要集中在石油、煤炭、糧食等領域。黑龍江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實施路徑,正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延長價值鏈。

  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聚焦“轉方式、調結構”的艱巨任務持續發力。2021年黑龍江規上工業產值突破萬億元,增加值增速連續兩年超過全省GDP增速,達到2013年以來最高水平。“十四五”期間,黑龍江將繼續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的“三篇大文章”,全力實施工業振興計劃,鞏固實體經濟根基。

  在改造升級“老字號”的推動下,中國一重、哈電集團、中車齊車集團等一批“大國重器”企業“老樹發新枝”,依托創新驅動等賦能,激發“老字號”的新潛力。去年以來,黑龍江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呈現出持續向好趨勢。

  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的發電機沖片自動疊裝車間,日前獲評“黑龍江省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貴說,公司正加快從傳統生產制造向智能制造、生產服務領域轉型,持續投入資金建設智慧工廠,推進產品研發、生產、管理各環節自動化改造,適應市場的能力不斷增強。

  培育壯大“新字號”,深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是一次重要機遇,成為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換道超車”的必選項。2021年,黑龍江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達到9.5%,高新技術企業凈增806家,同比增長41.7%。

  黑龍江科技資源富集,去年全省有4人躋身兩院院士行列。日前,黑龍江出臺《推動“數字龍江”建設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出20條“真金白銀”措施,加快布局未來產業。智慧農場、智慧礦山、數據金融、遠程醫療、政務“一朵云”等蓬勃興起,數字經濟正全面滲透黑龍江的產業發展。

  哈爾濱凱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智慧供水產品體系,通過智慧監控、診治,可實現城市供水降低漏損率、節約能源消耗、保障水質安全等多重功效。目前,這一智慧供水系統已廣泛應用在黑龍江和遼寧等地。

?

  2021年7月1日,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軋電制造廠生產車間,工人在對企業自主制造的百萬千瓦整鍛低壓轉子進行檢測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

  砸響“改革之錘” 擴寬“開放之路”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對處于爬坡過坎、滾石上山階段的黑龍江而言,改革就是關鍵一招。老工業基地振興步入深水區,黑龍江全力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提升國企改革質效,優化營商環境,以改革破解發展難題、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活力。

  國企是東北振興的龍頭,也是深化改革的“硬骨頭”。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裝備制造業重地。在計劃經濟留痕嚴重的東北,中國一重實施了一系列“真刀真槍”的改革,在搶吃“市場飯”的蛻變中不斷走向新生。中國一重去年實現利潤總額16.11億元,同比增長達20.33%。“我們深刻認識到,企業要生存發展,除了改革別無他途。”中國一重董事長劉明忠說。以中國一重、哈電集團為代表的一批央企,狠抓“三項制度改革”,激發出內生動力。

  地方國企改革快馬加鞭。黑龍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面對人才短缺困境,打破“鐵飯碗”,變“熬資歷”為亮成績,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尹達說,兩年來,公司選聘高校畢業生511人,其中省外151人、海外留學生27人,研究生以上學歷300人。

  截至2021年底,黑龍江省地方國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807.65億元,同比增長16.58%,兩年平均增長16.23%,創歷史新高。

  企業競爭市場,政府競爭環境。當前,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正成為各地的新一輪“競賽”。近年來,黑龍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建設“有效市場”打造“有為政府”,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

  企業開辦壓減至2個工作日、工程項目審批壓減至90個工作日……黑龍江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梳理、集成各項措施,破除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的壁壘。一些地市引入世界銀行評價標準,對營商環境以評促改。目前,全省省級權力事項由2889項壓減至1025項,非行政許可徹底終結,各地自設許可全部清零,省級自設15項許可取消14項。

  哈爾濱海鄰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營業務連年快速增長,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丁福生說,他們在深圳的集團總部已經遷至黑龍江,這里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為百威、可口可樂等快消品巨頭做配套的哈爾濱寶鋼制罐有限公司,三次追加投資。“最大變化是政府‘跑腿’替代了企業‘跑腿’,幫我們不斷做大。”公司總經理朱小林說。

  營商環境向好產生磁場效應。2021年,黑龍江千萬元及以上利用內資項目實際利用內資2011.7億元,增長64.7%;新簽千萬元及以上利用內資項目1393個,增長29%。

  過去,入冬后的黑土地,千里冰封,給人沉寂蕭疏之感;如今,冬日里的黑龍江,高鐵穿行,馬達轟鳴,依舊活力不減。隨著黑龍江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老工業基地的“朋友圈”擴大了、發展動能增強了,一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正在加速隆起。2021年前11個月,黑龍江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354.3億元,增長29.7%。

  “十二連冠”助力“中國飯碗”盛滿“中國糧”

  2021年,黑龍江戰勝局地疫情、農資價漲、局地旱澇等不利因素影響,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糧食產量連續12年全國第一。其中,糧食總產創歷史新高,達1573.54億斤,占全國11.5%,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進一步鞏固。

  數九寒冬,皚皚白雪覆蓋的廣袤黑土地,默默為新一年農業生產積聚能量。“我爺爺種地靠人拉肩扛,我父親開拖拉機,現在我不用下田,遠程操控無人機收割。”在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農機手陸向導望向窗外,感慨著時代變化,憧憬新一年豐收圖景。

  依托“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黑龍江正走出一條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兼具的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之路,為糧食穩產高產提供可靠保證。

  “藏糧于地”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優質糧。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頭臺鎮仁和堡村,村黨支部書記石山清見證了村子從粗放種植到綠色種植轉變。“以前可勁兒上化肥農藥,土地都板結了,糧食也賣不上好價。”石山清說,如今通過綠色種植,村里種的小米不上化肥,不打農藥,出現蟲害也使用人工方式除蟲。

  近年來,黑龍江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為重點,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糧食生產能力。去年全省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1010萬畝,總投資128.12億元,建設任務和投資均大幅增長。深入推進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三減”行動,截至去年底,黑龍江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8500多萬畝,綠色食品產量、認證面積、標準化生產水平等指標居全國前列。

  重點保護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黑龍江累計落實黑土地保護示范區面積1000多萬畝。創新黑土地保護的“龍江模式”“三江模式”,均被列為全國黑土地保護主推技術模式。去年12月,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進一步為黑土地保護提供法律保障。

  “藏糧于技”讓更多農民挑上“金扁擔”。目前,黑龍江耕種管收綜合機械化水平98%,居全國首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8.3%,高于全國8.3個百分點。在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這里依托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天空地一體化智能感知系統,啟動了大面積、大規模智慧農場建設項目,已形成6個“管理可量化、數據可利用、經驗可復制”智慧農場群,實現水旱田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

  端牢“中國飯碗”,離不開良種這個農業“芯片”。近年來,黑龍江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快實施種業振興。全省以選育突破性水稻、大豆、玉米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為抓手,全面推進“育、繁、推”一體化建設。去年,黑龍江建設國家級良種繁育基地16個,建設10個作物專家育種示范基地,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

?

  1月21日,在黑龍江省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一處滑雪場,滑雪愛好者在滑雪。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

  “綠色轉型”塑造新優勢 冰天雪地變金山銀山

  當前,“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我國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框架。作為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黑龍江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振興征程中塑造發展新優勢。

  黑龍江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戰連續兩年位列國家優秀序列。每年冬季,分散的燃煤小鍋爐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去年,黑龍江以哈爾濱、大慶、綏化為主戰場,重點開展散煤治理、燃煤鍋爐淘汰改造、非電力鍋爐污染防治設施升級三項攻堅行動,對哈大綏重點區域冬季易發環境污染問題超前治理。

  據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統計,去年黑龍江優良天數比率超過94%,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PM2.5濃度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同比降幅58.3%,是黑龍江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以來,空氣質量最好一年。

  黑龍江深入發掘資源稟賦,綠色發展的著力點正從改善生態環境向生產生活的全面綠色加快轉型。黑龍江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建成生態文明示范省,推動綠色環保產業成為支柱產業。

  龍江森工集團所轄林區森林面積557.73萬公頃,森林總蓄積6.5億立方米,現有碳儲量3.2億噸。去年10月,集團所屬黑龍江森工碳資產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與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簽約碳中和項目。通過購買龍江森工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新造林產生的碳匯量,抵消了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總部2020年度直接、間接排放和其他相關但非直接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正處于綠色風口的新能源汽車、風電開發等行業,不乏黑龍江企業身影。去年,哈電集團與湖南興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新設立的哈電風能有限公司,具備年產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2000臺能力。中國一重在風電產業上實現從無到有,截至去年11月底,完成70多臺風力發電機裝配任務。“僅此一項,將帶來5億多元營業收入。”中國一重(黑龍江)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勇說。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的旅游品牌效應日益顯現。大小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天然林后,綠色發展讓“靠山吃山”的方式變了。過去“吃”木頭為主,現在“吃”林下經濟和自然風光。在伊春森工上甘嶺林業局有限責任公司溪水林場,2016年這里的農家樂僅1家,現在農家樂和民宿30多家。曾是伐木工人的劉養順變成經營農家樂能手,雖受疫情影響,但去年農家樂純收入仍有五六萬元。以旅游業為代表的一批綠色產業快速發展,帶動林區轉型。

  黑龍江是全國冰雪資源最密集省份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雪鄉、“北極”漠河、“東極”撫遠、“冷極”呼中等地蜚聲中外。去年最后一天,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迎來萬人跨年,冷資源帶來了“真金白銀”,給老工業基地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1》,將哈爾濱排在“2021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首位。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用心答好“民生考卷”

  過去一年,面對多輪疫情考驗,黑龍江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應對綏化望奎縣、哈爾濱巴彥縣、黑河愛輝區等疫情沖擊。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疫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黨員干部下沉,火線成立2433個疫情防控臨時黨組織,19.6萬名黨員沖鋒在抗疫第一線,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和廣大群眾眾志成城,形成抗疫的強大合力,堅決果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民生改善實實在在。黑龍江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2021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4445.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7.1%,民生投入力度不減。

  供暖是北方冬季的頭等大事。黑龍江這個供暖季“彈性十足”,根據氣溫變化,大興安嶺、黑河、鶴崗、七臺河、佳木斯、牡丹江、大慶、哈爾濱等地做出動態調整,提前1天至14天不等供暖。針對群眾訴求,黑龍江將居民冬季室溫標準由18攝氏度提高到20攝氏度,提供更好的供熱服務。

  黑龍江供暖用煤量居全國首位,面對一度緊張的煤炭形勢,黑龍江從增加煤炭進口、內部多渠道拓源、加強監測調度等方面幫助熱企保供。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10家供暖單位,供暖規模占全市主城區44%,公司物資采購部部長邵永生說,目前集團儲煤充足。

  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之一。由于歷史原因,黑龍江的棚戶區數量多、面積大、條件差、欠賬多,群眾改造意愿極為強烈。2021年,黑龍江棚改開工5.09萬套,城鎮老舊小區新開工改造達到46.9萬戶,1.3萬戶農危房全部實現當年開竣工。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1.9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39.5%。面對疫情影響,黑龍江多地出臺穩增長、促就業、增補貼政策。日前,《哈爾濱市關于應對疫情影響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穩定生產經營若干政策》正式實施。“我們設立了20億元穩企穩崗貸款擔保專項基金,鼓勵金融機構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哈爾濱市發改委主任王喜全說,一系列政策對癥下藥,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將發揮積極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矩形廣告大

尾礦庫治理成效明顯 風險隱憂不可忽視

尾礦庫治理成效明顯 風險隱憂不可忽視

記者走訪部分省市尾礦庫發現,經過近些年強力治理,尾礦庫監控管理明顯加強,多數尾礦庫安全環境風險明顯降低。

·“產教深度融合”應對產業工匠短缺

中國誠通:優布局調結構激發國資運營新活力

中國誠通:優布局調結構激發國資運營新活力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為引領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契機,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中當好資本運營“主力軍”。

·將“綠色、科技、智慧”進行到底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