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3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2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速10.8%,與名義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過去十年,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分別為13.1%和14.7%;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股債融資累計達到55萬億元。多項數據表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這十年,人民銀行穩健實施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綜合研判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調節和結構調節的雙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強跨周期的調節,有效應對世紀疫情等內外部的沖擊。在這個過程中,有力地促進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堅持管住貨幣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介紹,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逐步形成。過去十年,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分別為13.1%和14.7%,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同業理財、信托通道較歷史峰值大幅縮減,金融脫實向虛得到扭轉。保險深度從2.98%上升到3.93%,保險密度從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險制度從2012年建立以來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近1.5億人,農業保險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從2012年的0.9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4萬億元,為災后重建提供了關鍵資金保障。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貸款平均增速。人均銀行賬戶約9.5個,普惠金融覆蓋范圍和可及性顯著提高。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也表示,十年來,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兩個市場均位居全球第二。這十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出新三板、科創板,設立北交所。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科創板“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