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工作方案
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將統籌監管
本報北京3月9日電?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統籌監管金融基礎設施工作方案》指出,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監管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和防控金融風險能力。
統籌監管金融基礎設施目的何在?據介紹,金融基礎設施是指為各類金融活動提供基礎性公共服務的系統及制度安排,在金融市場運行中居于樞紐地位,是金融市場穩健高效運行的基礎性保障,是實施宏觀審慎管理和強化風險防控的重要抓手。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國際監管組織出臺了相關準則,要求各國遵照執行。
《方案》指出,經過多年建設,中國已逐步形成了為貨幣、證券、基金、期貨、外匯等金融市場交易活動提供支持的基礎設施體系,功能比較齊全、運行整體穩健。隨著金融市場快速發展,金融基礎設施的安全和效率也面臨一定挑戰,在法制建設、管理統籌、規劃建設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為推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金融體系,有效發揮金融市場定價與資源配置功能,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中國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監管與建設規劃。
《方案》提到,中國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范圍包括金融資產登記托管系統、清算結算系統(包括開展集中清算業務的中央對手方)、交易設施、交易報告庫、重要支付系統、基礎征信系統等6類設施及其運營機構。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與各部門、地方密切配合,扎實推進《方案》各項改革工作,統一監管標準,健全準入管理,優化設施布局,健全治理結構,推動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進可靠、富有彈性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3月10日? 第?03 版)
將社會資產的“標尺”由自然稟賦型的房產、地權,向知識稟賦型的技術、專利演化推動,將成為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密鑰”,蘊含巨大潛力。但同時,“知產”變“資產”尚存評估難、人才缺、配套弱等“幾重山”亟待翻越,需多方共同努力。
以“新基建”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正成為安徽穩經濟的焦點。作為創新大省,安徽省的新材料、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新型產業在“新基建”浪潮的引領之下,國企與民企協同發展,危中尋機勾勒出高質量發展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