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商聯發布報告:超四成小微經營者通過互聯網銀行融資自救
臨近兩會,小微企業越來越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近日,全國工商聯發布了目前樣本量最大的《2019-2020小微融資狀況報告》(下稱《報告》)。在對全國超過15萬家小微企業及個體戶的調研中發現,這一群體在重大外部沖擊下,展現出了強大的經濟韌性。
《報告》顯示,疫后小微企業及個體戶的資金需求突出,但絕大部分扶一把就能活;40.5%有資金需求的“長尾”小微經營者在通過互聯網銀行融資自救;70%獲得貸款的小微經營者認為精準滴灌的無接觸貸款有實效,平均1塊錢的利息能產生約2塊錢利潤。
小微企業及個體戶中大部分是聯系千家萬戶的“小店經濟”,小店提供了就業,方便了生活。調研發現,與其他產業一樣,“小店經濟”整體也受到疫情沖擊,20.5%的小微企業及個體戶面臨現金流危機,但有融資需求的小店中,73.7%的需求在50萬元以下,只要給予一點支持,就能邁過難關。
疫情發生以來,相關部門數次出臺政策,資金“輸血”小店,而數字技術,也成為資金精準滴灌的關鍵。此前,全國工商聯與網商銀行發起了“無接觸貸款助微計劃”,100多家銀行響應,一個月里已為超過800萬戶小微企業、個體戶和農戶發放貸款。
數據顯示,70%獲得貸款的微型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認為,“無接觸貸款”有效促進了經營回暖。超過八成(82.3%)的微型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認為,貸款可得率明顯提升,現在貸款相比三年前更容易。
業內指出,政府與互聯網平臺的合作,能夠確保資金精準滴灌給小微。“大銀行幫扶小微企業,實際執行上存在各種技術問題。這次疫情后,可以說是明確找到了給小微企業融資的方法,就是金融科技。我們應該大力推進金融科技在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的應用,大力推進科技公司和各類公司體制上的結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說。
數字金融還間接加速了小店的數字化轉型。數據顯示,16.6%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在疫后轉型線上化運營,12.8%使用了遠程辦公,這讓他們對于未來更有底氣。
?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從根本上整治墓地亂象,需要加強部門聯動,探索第三方暗訪、評測等手段,加強對殯葬服務機構經營服務行為的事中事后監管。
記者近期在多地調研發現,實力雄厚、社會責任感強的央企一直是我國環保事業的先行者,但少數央企仍存在環保履責短板;另外,基層也存在“科長管廳長”等執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