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截至目前,鋼鐵完成去產能超過1.15億噸,已超過鋼鐵五年去產能目標中1億噸的底線。2018年鋼鐵行業將繼續推進去產能工作,嚴禁新增產能,防止地條鋼死灰復燃。
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鋼鐵粗鋼產能凈減少1億至1.5億噸。近兩年,通過常態化開展淘汰落后產能、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和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不達標的過剩產能加快退出。2016年,全國粗鋼去產能超額完成6500萬噸,2017年通過全力清繳地條鋼,全國粗鋼去產能5000萬噸,基本完成去產能目標。以江蘇省為例,江蘇省共化解鋼鐵過剩產能634萬噸,涉及九家企業,退出冶煉裝備10臺,提前完成2017年鋼鐵去產能目標任務。
不過,全聯冶金商會會長張志祥表示:“應該認識到,現階段鋼鐵行業基本面并不牢固,產能利用、供給基本進入合理區間,利潤水平趨向合理,這都是供給側改革的效果,應避免企業走擴張式發展的老路。”工信部原材料司鋼鐵處處長徐文立也表示,近日有地方和企業到部委來表示希望可以新批產能,這種現象需要警惕。
張志祥認為,因市場轉暖,全國鋼鐵行業正在由2015年全行業性虧損到2016年的觸底反彈,轉為 2017年全行業進入新的盈利周期。在此背景下,鋼企因價格上漲產生了產能擴張沖動。
據不完全統計,進入12月以來,國內已有超20家鋼企發布產能置換方案。值得留意的是,大多是新增產能或等量置換,沒有減量置換,企業新增產能沖動明顯。
例如,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擬在2020年12月前淘汰50噸電弧爐2座,合計產能100萬噸/年;但擬新建100噸電弧爐1座,合計產能100萬噸/年。大理大鋼鋼鐵,擬在2020年前淘汰所屬2座40噸電爐,合計產能80萬噸;擬新建1座70噸電爐,合計產能77萬噸普鋼,其他3萬噸產能將用于云南省其他項目產能置換。福建羅源閩光鋼鐵擬新建1250立方米高爐1座,1280立方米高爐1座,合計煉鐵產能233萬噸;擬新建120噸轉爐1臺,合計煉鋼產能140萬噸。福建三安鋼鐵擬新建1200立方米高爐1座,合計煉鐵產能113萬噸;擬新建1250立方米高爐1座,合計煉鐵產能115萬噸。
2018年,鋼鐵行業將繼續去產能。據權威人士介紹,發改委相關部門已確定鋼鐵行業2018年重點工作安排,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夏農表示,經過連續兩年的去產能,供給基本進入合理區間,但現階段并不牢固,個別地方產能過剩依然存在,調結構任務依然任重道遠。2018年應繼續把握去產能節奏,按目標責任制做好去產能。
夏農表示,2018年鋼鐵行業重點將科學確定目標任務,嚴禁新增產能,防止邊減邊增,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堅持化解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退出不符合規定的企業,并采取“負面清單”式不定期督查。在清繳地條鋼方面,部級聯席會議將進一步明確省級負總責的責任制度,建立長期舉報機制,進一步研究違規懲罰措施。
對于產能置換,工信部方面也正在修訂鋼鐵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徐文立指出,目前在鋼鐵產能置換方面存在置換范圍不清晰、一些地方打擦邊球的現象,同時沒有嚴格執行產能置換的比例要求。普鋼、特鋼的產能轉換問題,部分企業以新上特鋼產能為由進行折算新增產能。
例如,有的產能已經列入去產能任務,有的是已經享受過國家政策支持的,有的是已超過國家明令淘汰期限的落后產能,甚至有的把一些鑄造產能也用鋼鐵產能的冶煉置換。“這都是不符合國家規定的,但有些地方政府寧愿為這些企業背書。”徐文立說。
徐文立還表示,在產能置換比例上,很多沒有按規定執行。產能置換辦法里有明確要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敏感地區執行的產能置換比例不低于1:1.25。其他非敏感地區要盡量實施減量置換,全國各地在編制產能置換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
“由于同樣的爐子對應的普鋼、特鋼產能數量不同,對應的普鋼產能大一點,特鋼產能小一點,部分企業就以新上特鋼產能為由進行折算新增產能。”徐文立說。
夏農表示,2018年將加大鋼企重組力度,按照市場化推動債務重組,并促進鋼材市場穩定運行,避免期貨、鋼貿等投機炒高,造成企業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