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貨幣政策效應更多釋放,應繼續堅持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無論是疏通政策傳導,還是豐富政策工具,都離不開“改革”二字
近期,與利率相關的一系列舉措受到市場關注。先是一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降低5個基點,隨后是為期7天的逆回購操作4年多來首次調降,接著1個月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招投標中標利率下降2個基點。備受關注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第四次報價發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了5個基點。如何看待這一連串的“下調”,市場中出現多種解讀。
有人認為,這些“下調”有利于形成良好預期,有效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下行;也有人認為,從實體經濟需要來看,引導利率下降還需加大力度;還有人關心,在歐洲重啟量化寬松、美聯儲降息、其他主要經濟體紛紛跟進的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的未來走向將會如何。
直觀看,這一系列“下調”意味著利率的進一步市場化,也表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順暢。過去,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存在阻礙。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是用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改革后,各報價行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報價。相關利率下調幅度大體一致,表明央行貨幣政策價格工具的傳導機制更加明確。傳導機制打通了,有利于政策“組合拳”更好地發揮作用、落到實處。
往深處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也面臨下行壓力。這些利率變化的背后,正說明當前我國貨幣政策既保持定力、不搞“大水漫灌”,又應形勢所需、解市場之急。這也是加強逆周期調節的題中之義。
我國貨幣政策主要是服務國內經濟,綜合考慮國內經濟形勢預調微調。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箱的工具種類多,政策空間較大,利率水平在發展中國家處于相對低位,融資成本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近年也基本實現穩中有降。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我國貨幣政策仍有實力和基礎保持定力。貨幣政策穩健取向沒有變,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
就今年貨幣政策的具體操作而言,注重把握力度和節奏,不搞“大水漫灌”,是一個顯著特點。通過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企業融資成本對市場利率變化予以更多反映。央行也表示,將推動銀行更多運用LPR,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5個基點的調降幅度,顯示出監管層穩健前行的態度。只有更加注重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精準施策、把好力度,才能更好地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展望未來,要讓政策效應更多釋放,還應繼續堅持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不難看出,無論是疏通政策傳導,還是豐富政策工具,都離不開“改革”二字。央行負責人近日表示,“進一步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用改革的辦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可以預期,用好“改革”的辦法,政策“出拳”定能招招有實效。
?
截至三季度末,北京優質寫字樓市場整體空置率上升至10.9%,創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海寫字樓的空置率在上半年達到頂峰至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