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被譽為中國的“天然藥庫”“生物資源基因庫”和“中藥材之鄉”。近年來,廣西正加速布局中醫藥壯瑤醫藥建設,積極培育適宜的成長土壤,一批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破土而出。而在產業標準化發展的“大棚”下,如何為民族醫藥“施施肥”“除除草”?
從醫到藥觸發新活力
點燃一根壯藥浸泡過的藥線,迅速灼灸到選定的穴位上,即完成治療。這種能治療百余種疾病的藥線點灸療法在廣西壯族聚居地區已流傳上千年,如今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成為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最受歡迎的民族醫療技法之一。
壯醫藥線點灸技法是壯醫藥的一部分,諸如此類的傳統民族醫藥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副院長黃國東介紹,建院兩年來,壯醫藥在門診處方的應用比例從33%上升到60%,住院部從40%上升到72%。
在今年7月的一場交流活動中,中方相關機構向泰國相關部門贈送了由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研發的芳香化濕香囊。今年以來,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自治區博物館、廣西物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名出品壯藥防疫文創香囊,將傳統醫藥文化與民族非遺文化融合,在防病辟穢的同時,通過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讓傳統中醫藥文化與廣西民族非遺文化走向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醫院發揮壯醫藥的優勢和特色,已發放8萬個防疫香囊、3萬多副防疫茶。”黃國東說,疫情讓群眾對少數民族醫藥有了更深的認識,醫院急診量和住院量自5月起就恢復去年同期水平,之后漸漸超出去年同期。
而在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桐木鎮古院村金邊螞蟥養殖基地,這里的村民則陷入新煩惱。“受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螞蟥養殖數量大大降低,市場供貨緊缺。”古院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卓說,面對來自部分醫藥公司的訂單,養殖基地已無法“吃下”,因為螞蟥的食物——豬血緊缺,無法進行更大規模養殖。
李卓介紹,螞蟥是瑤醫藥、中醫藥的原材料之一,今年每只螞蟥可賣2.5元,比往年提高近一倍。“當前生豬養殖市場漸漸恢復,豬血供應慢慢回升,村里計劃在明年春節之前,再養一批螞蟥,趕上這一次的行情。”
自上而下推動新舉措
農閑時節,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元力村村委會主任唐毓龍并沒有閑下來,他帶著村民上山采摘野生的艾草、青蒿。這些藥材將用于制作瑤藥足浴包,這是村里今年開拓的“新業務”。元力村屬于貧困村,山豆根、牛大力等中藥材種植成為部分農戶增收的重要渠道。
廣西擁有極具特色的壯、瑤等少數民族醫藥。經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廣西已查清中藥資源7410種,資源總數暫居全國第一位。當前,廣西藥用植物園正開展“藥用植物4.0計劃”,建設藥用植物資源庫。
“現在已制定490種壯藥質量標準,140種瑤藥質量標準,還有160種瑤藥質量標準正在制定。”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張玉軍說,2018年以來,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下發促進中醫藥發展的各類意見,并推進相關條例立法修訂。
今年4月,廣西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健全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體系、大力推動中藥壯瑤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出新舉措,并將中醫藥壯瑤醫藥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要內容。
張玉軍說,當前廣西中醫藥傳承與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已組建中醫藥產業專家庫,開展“桂十味”道地藥材評選活動。同時積極推動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以及自治區肝病、脾胃病、腦病3個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醫藥重點實驗室等建設,2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通過驗收。
7月17日,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壯瑤藥研發中心正式啟用。研發中心設有壯瑤藥提取濃縮生產線,口服液體和固體制劑、外用液體和半固體制劑自動化生產線,以及現代化的制劑質量檢驗室、倉庫和臨方加工區,可進行酒劑、酊劑、膠囊劑、顆粒劑、合劑等多種劑型的生產和個體臨方加工服務。
“這是廣西進一步推動壯瑤藥傳承創新發展,打造特色鮮明、面向全國、輻射東盟的壯瑤醫藥高地的一項重要舉措。”黃國東說,目前20個壯瑤藥制劑已獲批生產。
當前,中醫藥文化、健康理念與生態鄉村、養生養老、旅游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正在廣西形成。張玉軍介紹,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會同自治區衛健委制定出臺《廣西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1年)》,依托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特色優勢,會同文旅等部門建設16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培育中醫藥健康旅游品牌。
著力標準化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廣西在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體系、藥材種植規范化建設、壯瑤醫康養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展。但當前壯瑤藥產業標準體系不夠完善,特色挖掘不夠深入,產業優勢不凸顯,整體發展還相對滯后,民族醫藥的保護和發展仍需長期支持。
“由于體系、標準不夠完備等原因,當前一些醫院對使用壯藥和瑤藥的合理性還未完全達成共識,一些醫生對其有效性、安全性等還存在諸多疑慮,整個產業還未形成足夠的合力和競爭力。”廣西一家藥企負責人說。
業內人士認為,應加快推動壯瑤醫藥產業的體系化和標準化,使其完成現代工業化轉型,以標準促發展。
“可以通過將老中醫的炮制手法標準化,比如火候、時間、順序等,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并對新員工進行標準化流程培訓,推動壯瑤醫藥完成現代工業化轉型。”廣西仙茱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春花說。
在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規劃管理處處長龐清看來,除制定壯瑤醫藥標準體系外,下一步還應從源頭提高藥材質量。“在哪里種、種什么品種、怎么種都是道地藥材的關鍵要素,接下來會聚焦重點品種優先發展。”龐清說,當前廣西正遴選“桂十味”,對10種大宗、療效好的藥材進行重點扶持,在藥材種植、產品開發與應用等多方面對產業進行全方位支持。
廣西特色中醫藥資源的深入發掘離不開龍頭企業帶動,“目前梧州中恒、桂林三金、一方醫藥、三九藥業等醫藥企業都在布局標準化藥材種植。”張玉軍說。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中藥材野生資源的保護是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中藥的農業屬性決定了中醫藥產業標準化的重要性遠高于其他產業,中藥材和相關產品優質優價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不僅要制定標準,還需讓其落地。”龐清說。
廣西一方天江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曉蓓建議,未來可建立中藥特征圖譜,采用分析手段,基本反映中藥的全貌,對關鍵藥效物質進行分析鑒別,以特征圖譜檢測結果為標準建立階梯化價格機制,不再以藥材使用量為標準模糊原材料的巨大區別。
在壯瑤醫藥產業的后端,醫院是保證其發揮效果的關鍵渠道。龐清表示:“未來會繼續支持有能力的醫院發展院內制劑,對經典名方進行工業化轉化,鼓勵新藥的創新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