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家住深圳前海附近的市民張樺根本無法想象家門口這片灘涂之地,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逐漸呈現出一座具有國際化城市風格的濱海新城面貌。
作為新一輪對外開放中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試驗田”,深圳前海“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堅持“一張白紙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在5年開發開放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表示,前海在制度創新、深港合作、產業集聚和新城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經濟總量邁上千億能級并持續提升。
數據顯示,前海已經成為國內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地區之一。截至2016年底,前海開業企業數量為4.2萬家,較2012年增長139倍;注冊企業增加值為926.5億元,較2013年增長近19倍;稅收為184.9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35.6倍;實際利用外資為38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了238倍;固定資產投資則增長至297.5億元,增長了15.4倍。2016年,前海新增注冊企業數量、新增注冊資本、合同利用外資分別占全國自貿區的38.4%、50%、40.9%,實際利用外資占比24.4%。
今年以來,前海開發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前三季度,前海蛇口片區新增注冊企業34548家,新增注冊資本21419.07億元,同比增長1.7%;注冊企業實現稅收收入260.89億元,同比增長20.8%;實際利用外資36.22億美元,增長30.7%。僅今年上半年,片區注冊企業實現增加值931.52億元,增長55.4%。
“總的來看,前海經濟發展已呈現出速度快、勢頭猛、質量優、集聚強、后勁足的特點,成長為粵港澳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田夫說。
改革進程位于國內自貿區前列??平均3天推出一項制度創新成果
“‘自貿區’的出生使命并不僅僅在于‘貿易’,更為關鍵的是制度創新、開放度高。其主要目標是營造一個符合國際慣例的、對內外資的投資都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商業環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認為,自貿區應通過開放倒逼改革,釋放制度紅利。
2017年3月的最后一天,深圳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子平臺2.0版正式上線試運行。至此,深圳海關、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深圳邊檢總站、深圳海事局向該窗口平臺開放數據交換接口,企業僅需向平臺一次遞交全部申報信息及相關材料,即可實現船舶進境“一次申報”和關檢貨物“一次申報”。
此舉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與國際貿易規則接軌、擴大對外開放、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的重大舉措。“運用該平臺后,我需要填報的貨物申報數據項減少1/3,船舶申報數據項減少80%,船舶放行時間由1天縮短到1小時,通關效率明顯提高。”前海一家從事物流業務的外資企業員工王穎昱說。
這只是前海堅持改革、制度創新的一個縮影。5年來,前海持續推動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法治建設和體制機制等6大板塊創新。田夫也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制度創新”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核心任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數達到299項,其中全國首創或領先110項,全省復制推廣49項,深圳市復制推廣31項。僅前三季度,該自貿片區就新推出91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或領先35項。
而國務院最新發布復制推廣的19項改革創新舉措中,有6項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首創。在全省第三批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中,12項是前海蛇口片區首創。今年5月,深圳市委、市政府發布了向全市復制推廣的第2批17項前海改革創新經驗。在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省自貿辦發布的《2016年廣東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績效評估結果的報告》,在25項三級指標中,前海蛇口片區16項排名第一。
“前海蛇口片區在制度創新方面與上海自貿區同屬第一方陣,在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等綜合評價中位居全國榜首。”今年4月,中山大學針對片區的第三方獨立評估給出這樣的評語。普華永道、德勤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的“1+9”創新成果評估也顯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各項改革任務高效完成,改革進程位于國內自貿試驗區前列。
制度創新也促使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主要經濟指標“全線飄紅”。僅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片區每平方公里擁有開業企業2103家,每平方公里注冊企業實現增加值達33.03億元,每平方公里稅收收入6.73億元,經濟密度居于全國自貿區榜首。
打造新金融類金融機構集聚區??前海金融業增加值4年增20倍
金融業是前海最重要的產業規劃。今年6月30日,中國證監會送出“禮包”:匯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東亞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同時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設立。加上此前已經落戶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恒生前海基金公司,CEPA框架下金融業對港澳地區開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前海金融業發展進入新起點。
“作為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前海一直重點扶持金融業的發展,‘跨境金融’是其中的重要特征。”田夫說,在國務院和各國家部委出臺支持前海金融創新72條政策的基礎上,前海率先在全國推動實現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和跨境資產轉讓等“五個跨境”。
尤其是跨境人民幣貸款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8月末,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備案金額1376.5億元,提款金額371億元,涉及前海企業達171家,業務規模領先全國,有效降低了前海企業的融資成本。
在成長為我國重要跨境金融中心的同時,前海也成為全國重要的新金融、類金融機構集聚區。數據顯示,2013-2016年間,前海合作區注冊金融類企業從2100家增加到5.46萬家,增長了26倍;注冊金融業增加值從26億元增至543億元,增長了20倍;金融企業稅收收入從2.68億元增長到95.35億元,增長了36倍。全國首家民營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全國首家CEPA框架下的消費金融公司(招聯消費金融)、全國首家社會資本主導的再保險公司(前海再保險)、全國首批相互制保險公司(眾惠財險)等一大批創新型金融機構均落戶前海。
今年前三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新增注冊金融類企業7004家,持牌金融機構14家;截至9月底,片區注冊金融類企業達到58387家,其中持牌金融機構217家。同時,片區探索開展金融風險防控,從體制、監管、技術和排查模式四個維度創新推進風險防控,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風險防控“前海模式”,得到證監會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此外,通過出臺《前海合作區總部企業認定及產業扶持資金申報指南》、推動落實“十大總部招商計劃”等舉措,前海成功吸引了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知名港企及其他龍頭民營企業總部落戶或擬落戶。
僅今年前三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新增注冊企業34548家,新增注冊資本21419.07億元,同比增長1.7%。截至8月末,片區累計注冊企業15.24萬家,開業運營6.2萬家,開業率達40.6%;擁有世界500強投資設立企業291家,內地上市公司投資設立企業602家,納稅過千萬企業479家。片區已基本形成產業結構優化、高端要素集聚、經濟活躍度高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深港合作向深層次多領域全面展開??前海注冊港企貢獻片區超三成納稅額
“深港合作”是前海自“出生”起就被賦予的重要定位。5年來,前海積極探索內地與香港合作新模式,前海深港合作在金融、航運、貿易、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各領域合作全面展開。
田夫表示,前海建立了深港兩地政府常態化會晤機制,形成香港“咨詢—監管—社會參與”多層面參與前海開發建設的交流合作機制。前海管理局為方便深港合作專門設立了“香港工作處”,并在香港開設了窗口公司,聘請了前海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充分聽取香港“聲音”。
走進前海合作區,來訪者很快發現區內路牌字體多是在香港常用的繁體字。在這個深港深度合作區,港資企業不僅一天內就能辦全企業注冊手續,還可以享受深港跨境通關合作,即采用陸路跨境快速通關和先入區后報關模式,疊加“安全智能鎖”和“智能化卡口”措施,企業入區貨物通關時間縮減70%以上,節約貨運成本超過10%。此外,前海還建立了國際中轉食品監管模式,可以將前海保稅港區內冷庫利用率提高至80%以上,為香港企業節約營運成本30%。
為幫助香港服務業拓展空間,前海還明確前海1/3空間面向港企出讓,合作區成立以來累計面向港企出讓土地14宗,面積33.5公頃,占比47.1%,建筑面積約248.2萬平方米,占比50%。
前海的深港人才合作也實現了重大突破,不僅打通深港人才雙向流動通道,使得注冊稅務師、會計師、房屋經理等10多類香港專業人士可以在前海直接執業,還打造了深港青年合作成長平臺,并于2013年設立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目前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235個,其中香港團隊117個。同時,前海還為香港大學生提供了1500個實習崗位,接待近2萬名香港學生前來交流學習。
為服務港企,前海搭建了接軌香港的法治環境,重點加強深港法律界合作特別是商事民間調解機制的合作,首創“港籍調解”與“港籍陪審”制度。全國10家粵港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中有7家落戶前海。
“前海已經成為港人最愿去、港企最受益的標志性重要區域。”田夫說,以深港創新城為載體,目前前海已打造港資企業集聚區和轉型升級引領區,匯聚匯豐集團、東亞銀行、港交所、嘉里集團、周大福、新世界、九龍倉等一大批知名港企。
今年前三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新增注冊港企691家,新增注冊資本420.1億元。截至9月底,片區累計注冊港資企業4747家,注冊資本4244.36億元。僅上半年,注冊港企實現增加值177.35億元,占片區的19%;納稅59.48億元,占比31.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75億元,占比35.4%;實際利用港資18.93億美元,占比96.9%,港企作為片區經濟支柱的作用日益顯現。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示范區??
法治領域已與國際先進法律體系接軌
國慶前夕,前海發布全國首個自貿區法治指數評估體系——“前海法治指數評估指標體系”,引發外界關注。該指數是前海對外發布的三大核心指數之一,將綜合反映前海法治環境。
“前海率先在自貿區建立法治指數,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目的就是為前海的法治建設‘把脈問診’,確保前海有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田夫說,法治是前海區別于其他功能開發區和自貿區的突出特點,也是前海的核心競爭優勢和主要驅動力。
作為國家唯一批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示范區,近五年來,前海依托深圳特區立法權優勢,立法先行,實行基礎性立法、產業性規定和配套性制度三管齊下,打造前海特色規則體系。同時,掛牌成立前海法院、前海檢察院、前海廉政監督局、深圳國際仲裁院,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和“一中心兩基地”、深圳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也落戶前海,構建起集司法、仲裁、調解三位一體的國際化商事爭議解決和知識產權維權體系。
其中,前海法院率先開展“以庭審為中心”的訴訟機制改革,在國內首創庭前會議制度,并發布涉外涉港澳臺案件及新類型案件裁判指引;深圳國際仲裁院推動《聯合國貿法會仲裁規則》首次在中國落地,并鼓勵將香港作為仲裁地在前海仲裁,組建全國唯一的自貿區仲裁聯盟。
普華永道針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發布的“第三方綜合評估報告”顯示,87.5%的企業認為,前海國際化法治環境打造較為成功,不僅法治改革領先全國,國際仲裁院制度等領域甚至已與國際先進的法律體系對標和接軌。
根據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出臺的全國首份自貿區法治建設的系統規劃文件《前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示范區規劃綱要(2017-2020)》,到2020年,前海將力爭成為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排頭兵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先行地,建設成為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國際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營商環境的提升,也加快了片區“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布局。目前,片區已與印尼、白俄羅斯、阿聯酋、印度等多個沿線國家簽訂合作協議,并支持招商局集團在全球21個國家、51個港口布局港口網絡。截至9月底,共有來自2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者在前海蛇口注冊企業255家,注冊資本147.52億元;前海企業累計向“一帶一路”14個國家直接投資38家企業(機構),中方協議投資額12.21億美元。
數說前海“成績單”
●截至2016年底,前海開業企業數量為4.2萬家,
較2012年增長139倍;
注冊企業增加值為926.5億元,
較2013年增長近19倍;稅收為184.9億元,
較2013年增長了35.6倍;實際利用外資為38億美元,
較2012年增長了238倍;
固定資產投資則增長至297.5億元,增長了15.4倍。
●截至目前,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數達到299項,
其中全國首創或領先110項,
廣東省復制推廣49項,深圳復制推廣31項。
●2013—2016年間,
前海注冊金融類企業從2100家增加到5.46萬家,增長了26倍;
注冊金融業增加值從26億元增至543億元,增長了20倍;
金融企業稅收收入從2.68億元增長到95.35億元,增長了36倍。
●截至今年9月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累計注冊港資企業4747家,注冊資本4244.36億元。
僅今年上半年,注冊港企實現增加值177.35億元,占片區的19%;納稅59.48億元,占比31.3%;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75億元,占比35.4%;
實際利用港資18.93億美元,占比96.9%。
“灘涂上崛起國際化濱海新中心”
“太難以想象了!”住在前海附近的市民張樺站在自家陽臺上說。在他的印象中,5年前的前海合作區還只是一塊明顯的待建區域,數處地塊正在開渠挖土修路,“沒想到5年后的今天,這片灘涂之地已由黃變綠,城市骨架呼之欲出”。
今年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在前海紫荊園開園及一批項目開通揭牌儀式上,一位港人也感慨不已:“10年前,前海是一片海;5年前,前海也還是一片灘涂;但如今卻迅速籌建起一座新城,高樓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達、公園廣場縱橫交錯、廊橋岸邊綠草盈盈,真是滄海桑田變了模樣。”
的確,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填海而成,且未建成即被國務院批復的“國家級”新區,前海在完成軟基處理和沉降期后,持續開展了自貿新城建設“大會戰”和“十大戰役”,全面推進79個在建項目,開工總建筑面積81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00億元。
數據顯示,2016年前海蛇口片區單位面積投資額和增長速度均位列深圳第一,在深圳1.4%的土地上實現了9.8%的投資額,對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16.5%。特別是前海合作區,去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7.5億元,占歷史累計投資的40%,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0%。
今年以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分兩批集中開工東亞銀行嘉里項目、周大福新世界項目等1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325億元,嘉里4號、華潤等5個重大項目建成封頂,重要交通干道夢海大道全線貫通,前灣二路、A號路等通車,片區“外聯內暢”交通格局初具規模。
截至目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累計實現121棟建筑主體結構封頂,建成并交付使用97棟,建筑面積178.5萬平方米。卓越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并交付使用。5年前那一張白紙,正被描畫上靚麗的色彩,并將在被賦予建設“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和城市新中心”的新使命和新起點上,再創新局。
?